国网山东电力举办扶贫工作“媒体开放日”活动

齐鲁晚报     2020年10月16日
  本报菏泽10月15日讯(记者 朱贵银 通讯员 郭轶敏 罗涛) 10月15日,在国家扶贫日的前夕,国网山东电力扶贫工作“媒体开放日”活动在菏泽巨野举行,来自新华网、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十余名主流媒体记者到各扶贫现场进行采访,切身感受到山东电力立足行业扶贫和定点扶贫取得的积极成效。
  “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多少?能为村集体和贫困群众带来哪些好处?”在田庄镇杜庄村,面对记者的提问,菏泽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屈国栋进行了详细讲解:“农户的脱贫不是简单的给点钱或者买些物品,而是要从思想上改变,这个改变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贫困户要亲身体验到项目的带来的益处,然后学会如何去做,而且坚持去做,这就是输血和造血的不同,这也是稳脱贫的重要一步。”
  在田桥镇扶贫产业园,记者们对光伏电站建设、扶贫车间运转、阳光收益分配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现场采访扶贫企业负责人、受益贫困户,对光伏电站与扶贫产业园互联互通运作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每年能领到多少光伏扶贫项目补贴?现在生活上面还存在什么困难吗?”记者向马台子村贫困户详细了解脱贫情况,都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在巨南民立小学,媒体记者深入课堂了解学生亲身感受,查看学校改造前后对比资料,对学校发生的变化表示赞叹,为部分留守儿童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感到无比欣慰。
  “‘慧农帮’销售额占比多少?山东电力的消费扶贫举措对企业发展有什么影响?”面对提问,山东康世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详细了解消费扶贫成效及企业效益,从辣椒酱生产车间到辣椒种植基地,受益的贫困户都喜笑颜开,“电力扶贫,扶到了点子上,扶到了我们的心窝里。”
  据介绍,自2016年以来,国网山东电力累计投资29.69亿元,全面完成了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的配农网建设改造,有效满足黄河滩区易地扶贫搬迁用电需求,村村通动力电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光伏扶贫,全额消纳光伏扶贫电站电量,优化电费结算和服务流程,累计发放国家补贴18.59亿元,惠及32.6万贫困户。累计选派驻村扶贫干部266名,其中第一书记159名、驻村工作队员107名。通过淘宝、国网商城、慧农帮等线上平台,及举办农产品推介会、存电费·送特产等活动推广销售扶贫产品。国网山东电力累计完成扶贫产品采购3308万元,累计向定点帮扶地区投入捐赠资金7870万元,建设了一批产业发展、电能替代、关爱留守儿童等民生工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