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问答】

他的自由,你的力量

齐鲁晚报     2020年10月18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精神追求。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成立“心理专家团”,在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征集情感心理问题,邀请心理专家解答。
  情感版面现开通树洞邮箱,倾听您的心声:qlwbqg@163.com
  壹粉“嘉谷纹如意”问:
  我男朋友很喜欢健身,怕生病,身体有点问题就上网搜索去医院,我觉得这实在有点小题大做。他常说的是,想要长寿和惜命。这想法和他的年龄有点不搭,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他在惜命的时候说的其实是:他没有在为自己而活,惜命是想以后留点时间给自己。因为,他之前在家里一直是乖乖男,总是被教育做正确的事情。他的家庭我简单了解,父母管教很严格,只能做正事,那意味着,孩子得严格遵守父母的各种规则。我希望他能够活得自由一些,有更多伸展和存在的空间,甚至在考虑这样的男人是否可以和我走进婚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心理专家团蒋硕:
  “嘉谷纹如意”的“突然意识”,是一个很好的觉察。透过现实,尝试去探究男朋友内在的困扰与需求,这是亲密而善意的。由此产生对婚姻的思考,也是理性的。我想,这个问题要分为两方面来谈。
  男朋友“惜命”,表面看是疑病恐惧倾向,而背后的症结,“嘉谷纹如意”的分析不无道理(如果男朋友的生活环境确如描述)。当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中,父母是绝对权威,并且带有“绝对正确、非黑即白”的刻板色彩时,这个家庭的秩序强度必然偏高,形成一种高要求、高压力环境。孩子从小在这种秩序环境下成长,个体意志势必受到压制,逐渐形成服从权威、自我抑制、刻板、脆弱、低自主性的人格,就是所谓“乖乖男”。这样的人按照教导去做“正确的事”或“正事”,固然很好,但“只能这样做”,就违背了世界的真实多样,也失去了生活的灵活与乐趣。
  那么,“乖乖男”有没有机会获得自由呢?有。结婚或许就是一个契机。原生家庭的秩序不容动摇,只能去新家庭中构建新的秩序。有了环境的支持,人格改变才不是空谈。而在我们所处的社会风俗中,成年子女不结婚,很难实现对原生家庭真正意义上的脱离(有时结了婚也很难)。经由结婚这样的重大生活事件,迎接自由的篇章,未尝不是一个激动人心又充满风险的选择——我不建议“嘉谷纹如意”贸然做此选择。
  前面说到,“嘉谷纹如意”呈现了对男朋友的亲密和善意。同时,也能感觉到“嘉谷纹如意”有不错的洞察力、共情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婚姻、生活的重大决策中,我们首先要衡量的,就是自己到底有多少力量。因为构建新家庭的新秩序、维系新秩序运转并不断优化、激发双方潜能共同成长提升,非强大的人格力量不足以为之。尤其当婚姻中的一方还不够成熟时,另一方的主导性、包容性、意志强度、现实技巧,就更举足轻重。
  所以,“嘉谷纹如意”的问题不是“这样的男人是否可以和我走进婚姻”,而是“我是否有足够的力量走进婚姻(不一定是和这个人)”。我们绝不鼓励盲目拯救他人的“圣母”行径,但乐于见到不完美伴侣彼此成就。
  量力而行,水到渠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