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虹桥的前世今生

齐鲁晚报     2020年10月22日
  □马建军

  万年桥,横跨于青州古城北门外的南阳河上,桥北为古东阳城,南为古南阳城,古桥把两城紧密地联为一体。
  据《渑水燕谈录》记载:“青州城西南皆山,中贯阳水,限为两城。先时跨水植柱为桥,每至六七月间,山水暴涨,水泻柱斗,率常坏桥,以为患”。宋仁宗明道年间(公元1032—1033年),当时“经史当家,阴阳律历,天不通晓”的一代名宦夏桀在青州任知府,他为建桥之事伤透脑筋。后来,听说一个曾当过府率子的人对建桥颇有研究,就请他设计,先用大石垒固河岸,再将数十根大木场穿插,架一飞桥,俗名虹桥,中间不用柱子,桥体结构合理,而且十分坚固。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座木结构虹桥,在建桥史上是个不小的创举。当时虹桥的位置,即现在的万年桥址。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又说曾肇)亲自撰写修桥记,著名书法家米芾也提写了不少碑文。这种独特的建桥技术最先传入江淮,继而在京师大定河(汴河)上得到发展。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市井风情,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值得注意的是,《清明上河图》中,在横跨汴水两岸的所有桥梁里,最突出、最优美的便是那座虹桥。专家研究证明,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就是以青州南阳河上的虹桥为蓝本的。张择端在他的《清明上河图》中,曾真实地描绘过虹桥的结构和建筑特色。
  1954年,虹桥在中国古代桥梁史上的重要价值终于被发现。桥梁学家唐寰澄先生被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深深吸引,最早开始对它进行研究,通过仔细的历史考证、计算和结构分析,他认定这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大跨度拱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虹桥的构造原理是五长两短的七根拱木构成两组拱骨系统,搭成立体的结构,再用横木联系起来形成拱架。由于拱木在桥梁中同时起到梁和拱的作用,所以唐寰澄先生将这种结构称为叠梁拱。从结构力学上看,虹桥的构建是十分科学而巧妙的。然后,不期然地,这种结构也使虹桥获得了美丽的造型。宋代孟元老曾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镬。宛如长虹。”虹桥在当时也被称为“飞桥”,整座桥因为结构简洁,又没有柱脚或桥墩,显得十分轻盈,宛若一道飞虹凌驾在河流上方。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郑纲重修,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秋水泛滥,碑桥全毁,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知府卫一凤,知县刘养浩增修,建为七孔桥,希望永久不坏,改名‘万年桥’”(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万年桥几经修建,犹如锦上添花,其规模相当可观,造型十分精致,不愧为我国古代建桥史上的一份杰作,整个大桥全以巨石构成,每个跨拱的宽度为5.4米。桥墩的迎水面上雕有龙首装饰,据传,龙首能吸走多条的洪水,无论洪水如何暴涨,总不会没过桥墩,只能从它脚下流去。当然这一传说虽不现实,但它说明当时桥梁设计者们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南阳河汛期洪水的最大流量,由此可以看出古代青州造桥术已有较高的科学水平。
  万年桥南北各较宽的引桥面,东西两边的栏杆全用白石雕成,商数尺,上面刻有明朝的浮雕《二十四孝图》《松鹤回春》《张良圯大遇黄石》等图。东栏有石柱41根,柱顶端雕有22个宝瓶,19只狮子,两栏杆有石柱37根,柱顶端花瓶17个,狮子20只,宝瓶的大小、粗细、式样各异,狮子的肥瘦雌雄,体态各异,称得上当地的一大景观。
  万历年间,青州人杨应奎在重修该桥的碑记说:“……石崖天设漫跨渡海之灵,铁柱钉连共移之力……实青齐之襟带,乃海岱之纪纲,南通淮沂,北接燕冀,万里无滞,百丈何拘!”道出了万年桥在历史上曾是中国东部交通要冲。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修补了桥体毁坏部分,1986年8月,青州市人民政府筹资30万元,从墩座以上重修。重雕石,灌水泥,复制护栏,镌刻图案,雕宝瓶18对、狮子19对、桥两端增雕大石狮4只。工程于同年10月1日竣工。重修后的万年桥长86米,宽9.4米,高9米,巍然横跨于南阳河上。万年桥历经沧桑,见证了社会变革,不愧为我国建桥史的一份杰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