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上任,美国加速“向右转”?

过去半个世纪美国的政治生态或被一举扭转

齐鲁晚报     2020年10月28日
  10月26日,巴雷特出席在白宫举行的宣誓就职仪式。
  距离总统大选刚好还有一周时,特朗普的“任命闪电战”终于打赢了。当地时间26日晚,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特朗普提名的埃米·科尼·巴雷特出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特朗普随后在白宫为巴雷特举行宣誓就职仪式。
  巴雷特现年48岁,在堕胎、医保、控枪、移民等一系列问题上持保守立场,深受美国社会保守派和宗教右翼人士欢迎。这意味着共和党提名的大法官占据了最高法院9个席位中的6个,也意味着保守派进一步巩固了在最高法院中的优势,更意味着美国社会在未来数十年内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右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首席记者 王昱      

“反沃伦法院”终于来了
  谁在掌控美国的走向?这个答案表面上看是美国总统,但实际上是由总统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们。由于这些大法官一经任命就任职终生,并拥有对美国宪法的最终解释权,因此从长远看,其权力甚至超过了总统。最高法院如果明显出现左倾或者右倾的倾向,将造成美国历史不可逆的转向。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纪50-70年代的“沃伦法院”。
  厄尔·沃伦是美国第14任首席大法官,他本来是共和党出身,1953年,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名他出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试图扭转小罗斯福总统时代留下的民主党自由派大法官占多数的趋势。但令艾森豪威尔始料未及的是,沃伦比预料的更加倾向于自由派(民主党),以至于艾森豪威尔后来声称任命沃伦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愚蠢的错误”。
  沃伦对美国历史的影响,确实比艾森豪威尔这个总统还大。在沃伦接管最高法院之前,美国本来是一个保守派占绝对优势的“右翼国家”,但由于沃伦掀起的“司法革命”,美国开始急速转向左翼。沃伦在上任之后的近30年中,接连做出了众多明显倾向于自由派的判例:他和他领导的法院支持黑人民权运动、支持堕胎、支持非法移民、支持同性恋、支持提高福利保障、反对“麦卡锡主义”。
  在此期间,共和党丢失了加利福尼亚这个选举人票最多的州,民主党在两党竞争中由劣势方转为优势方……整个美国在沃伦的手中可谓掉了个个儿。
  所以,沃伦至今仍是美国二战以后争议最大的人物:自由派感恩他“发动并完成了一场伟大的变革”;保守派则指责此人无事生非、撕裂美国,把美国赖以崛起的那点保守派传统都丢光了,让这个国家“不再伟大”。
  如今,风水轮流转,随着巴雷特的走马上任,保守派在最高法院中取得了6:3的优势,这在二战后的美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一个“反沃伦法院”已然形成。
  美国保守派忍了半个世纪,终于等来了“反攻倒算”的时机。
民主党的一通乱战
  当然,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民主党人强烈反对在大选投票前提名任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几度试图拖延和抵制参议院对巴雷特的听证任命,但因少数党地位而未能成功。参议院当日的表决结果为52票赞成、48票反对,一名共和党参议员和所有民主党参议员投下反对票。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临近总统选举日的大法官提名任命,也是151年来首次在没有任何少数党参议员赞成的情况下,任命一名大法官。
  不过,相比特朗普和共和党对此次任命的精心策划和势在必得,民主党的这场“阻击战”实在打得太蠢了,既心急火燎又毫无章法。
  首先,特朗普挑的这位巴雷特法官,确实是个很不错的人选,她是女性,还与丈夫一同收养了两名来自海地的“小黑孩”,这个身份让民主党玩惯了的“性别牌”和“种族牌”在她身上都打无可打。
  于是,民主党只能揪住巴雷特“虔诚的天主教徒”的身份穷追猛打。在本月早些时候举行的听证会上,民主党人连问了巴雷特14个问题,其中有8个居然都是与巴雷特的宗教信仰相关的。
  民主党议员不厌其烦地追问巴雷特:你的宗教信仰是否会干扰你的司法判断?是否会促使你反对堕胎?会不会让你对其他信仰产生歧视……
  巴雷特在听证会上展现了高超的技巧,对所有问题都回答得滴水不漏。
  美国一直是一个标榜“信仰自由”的国家,但在这场听证会上,急功近利的民主党议员们分明透露出了非常明显的对巴雷特天主教信仰的歧视。
  这彻底激怒了美国人口中仅次于新教徒的天主教徒们。美国各大天主教组织立刻发文对该听证会表示质疑,更有天主教徒直接跑到推特上吐槽,问美国究竟还是不是一个“受上帝保佑的国家”,为什么一个天主教徒要在这种场合受到如此多的盘问和质疑?
  这种“反向歧视”更加坚定了保守派们一定要将巴雷特推上台的决心。
  更糟糕的是,民主党之前极力拉拢的拉美裔就是信仰天主教的,这个“骚操作”把后者也给惹毛了。听证会过后,特朗普在共和党内的反对派、参议院拉美裔党团的代表鲁比奥立刻高调宣布支持对巴雷特的任免,民主党原本还指望他在参议院投票中反水,阻击这次任免,这下期望彻底落空了。
政治核弹正在酝酿
  当然,民主党人是绝对不会就此认栽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如果他当选,将考虑任命跨党派委员会研究联邦最高法院改革问题。
  按照一些极端自由派民主党人的说法,一旦巴雷特走马上任,“反沃伦法院”成型,而拜登又在下周的选举中战胜特朗普,他们就将在未来释放两枚“政治核弹”,彻底颠覆共和党人在最高法院中的“胜势”。
  首先,是在众议院、参议院、总统都掌握在民主党人手中的情况下,强行推动宪法修正案,将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数从9人扩张到13人甚至15人,这样拜登就一下拥有提名4到6名民主党大法官的权力,自由派将重新主导最高法院。
  其次,是让美国再多一个州。目前美国还有一块海外领地波多黎各,约有366万人,一旦升格为州,保守估计能获得10个众议院席位,外加两个参议院席位,总共12张选举人票。波多黎各人口全是拉美族裔,民主党默认这些人会全部支持自己,届时不管共和党再怎么选,也将没有翻身的机会。
  当然,这两条在旁人看来无疑都是“乱国之谋”:人多嘴杂,一个有15位大法官的最高法院,将丧失对美国社会思潮的引导能力;而一旦接纳经济底子极薄、民族成分又跟美国主体不兼容的波多黎各加入联邦,又将给美国带来极大的财政负担和种族问题。但民主党人似乎顾不得那么多了。
  当然,民主党这套如意算盘能不能打成,首先要看下周的大选结果。
  不管怎么说,巴雷特的上任,即便从最短期效果上看,也给一周后的美国大选增加了一个大大的变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