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济宁”融媒产品上线

形成全媒体融媒宣传“合唱”态势,提升城市传播影响力

齐鲁晚报     2020年11月03日
一 纸 蝶 变  只 为 一 城
2020.11.3
星期二
  本报济宁11月2日讯(记者 汪泷) 10月30日,“这里是济宁”融媒产品(以下简称“这里是济宁”)启动仪式暨媒体见面会举行。该融媒产品是济宁市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具体行动,也是济宁市委宣传部整合省市县媒体资源、提升融媒传播能力的积极尝试。
  “这里是济宁”坚持顶层设计,坚持全媒策划,坚持完善全媒体流程,整合以齐鲁壹点为核心的智能化内容生产平台、以齐鲁智云为核心的智能化大数据应用平台和以壹点智库为核心的智慧化资源整合平台,加强与中央、省主要媒体和重要商业媒体、平台合作,着眼于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以互联网思维、全媒体角度审视和谋划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内容、对象、方法、手段,打通各个领域、统筹各种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推动媒体融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真正形成全媒体融媒宣传“合唱”态势,协同提升城市传播影响力,让主流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郑立波,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董波,大众报业集团社委、齐鲁报系党总支书记、齐鲁晚报总经理张天卫与近百位受邀嘉宾,共同见证了“这里是济宁”融媒产品发布。
  董波在致辞中表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发展,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国家战略。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媒体时代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委宣传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中央和省委意见为遵循,紧紧抓住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一轮风口和政策红利,多次专题研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相关措施,启动全媒传播攻坚行动,策划推出了“这里是济宁”融媒产品。
  郑立波代表大众报业集团向“这里是济宁”融媒产品的发布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提到,面对媒体融合大势,济宁市委宣传部率先试点,坚持“组团”传播城市正能量,坚持管得住、用得好原则,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顺势推出“这里是济宁”融媒产品,力争尽快建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媒体矩阵。
  “这里是济宁”融媒产品正式上线。
 □相关链接                                 
建立全媒传播体系,构建主流舆论格局
  “这里是济宁”明确“一个定位”,以互联网思维、全媒体角度审视和谋划新闻宣传的内容、对象、方法、手段,打通各个领域、统筹各种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助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同时着眼长远,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实现“两个突破”,一是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突破,把正确的价值观,好的内容导向,与年轻人喜欢这几点结合起来;二是实现了由独唱到合唱的突破,采用多家媒体专题的形式协同呈现该产品,运用融媒手段形成媒体“合唱”态势,有效提升城市传播影响力。
  立足“三个着力点”,即以“实干济宁、幸福济宁、文化济宁”为主线,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构建“四级联动”机制,以“媒观济宁”专题的形式,聚合传播中央级和省级媒体有关济宁的报道,统筹中央级、省级、市直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四级媒体”的资源,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视频、产品、技术、数据、用户“五个引领”协同发力。5G时代,视频将是互联网内容绝对的主流,未来的每一名互联网的用户都会是视频用户。视频将会等于互联网的内容,“无视频·不新闻”将成为一个必选项。以5G为依托的“智媒”时代,具有视频化、场景化、个性化、娱乐化、智能化等特点的产品,将深受用户青睐。技术创新成为媒体融合的驱动力。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创新产品不断出现。把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对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分析及可视化呈现,为内容生产与分发、监管与运营等提供智能支撑。由读者到用户,改变的不仅仅是名字,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用户时代,粘性、互动、智能推送等成为媒体的规定动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汪泷

  扫码看视频。
■今日本报B01-04 ■本版编辑:李蕊 ■组版:曾彦红 ■校对:邓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