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齐鲁晚报     2020年11月03日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纵深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我国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员工意识形态等方面面临许多新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在此形势下,应该积极推进党建工作的开展,发挥党建工作对企业文化的引领、促进作用,将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发展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把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方向。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相比,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既要遵循企业的基本特征,谋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又要考虑国有企业的社会属性,努力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要想实现该目标就必须重视企业的党建工作,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与党的要求的相一致,在发展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党建工作奠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从本质而言,企业文化建设属于思想建设,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集体价值诉求,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国有企业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属性,加强企业的党建工作,借助党的理论、观念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营造积极向上、务实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企业的发展和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党建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序开展。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许多的关联与相同之处,建设过程中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补充,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通过党建工作的开展能够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凝聚各方力量,树立以企业发展为核心的主导思想,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三是党建工作带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对于社会人群具有极强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企业党建工作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促进能够为其他所有制形式企业树立标杆和榜样,带动社会风气的净化和良好企业道德的形成,对于社会的发展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二、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找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短板。一方面,党建工作与企业建设存在脱节现象。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旋律,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发展的重心也逐步转移到经济上来,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活动和文化建设的核心,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将其单纯的视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文化建设隔离,导致党建工作脱离企业的发展实际,缺乏开展的现实基础,导致党建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风向标”,起到引领、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实际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党建工作的上述作用往往得不到体现。这是由于党建工作缺乏目标性造成的,没有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未制定并提出明确的党建目标,对党建工作的作用发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动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基础。
  三、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动国有企业文化健康发展。在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给予党建工作应有的重视,深入剖析党建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机会,推动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此基础上,围绕党建工作进行企业文化的创建活动,实现企业文化与党的要求的相统一,使得企业发展与党、国家的发展始终保持一致,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联系。党的建设因时、因地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在不同的国有企业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不能毫不考虑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实际,盲目制定不切合实际的党建工作目标、计划,造成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脱节。而是应该立足国有企业的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经营活动的联系点,形成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和文化建设工作需要的个性化党建工作模式,切实发挥党建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诸多作用。另一方面,要借助党建工作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党建工作包涵多方面内容,囊括作风、廉洁、思想等多个方面,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加强对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行为约束,完善贪腐惩处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是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的思想支撑。在企业中,积极推进党建工作的开展能够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强各项措施的执行力,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内部氛围。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是相互融合、息息相关的,在任何时候、任何历史时期,国有企业都不可能抛开党建讲文化,也不会一味发展文化不搞党建。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文化,双管齐下,谋求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日照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张西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