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肥辣椒红,好日子才刚开始”

       禹城齐庄村合作社模式带动村民增收

齐鲁晚报     2020年11月18日
  工人向记者展示捞起的大鱼。

  本报德州11月17日讯(记者王金刚 孙文丽 通讯员 庞占英) “今年大丰收,这茬鱼又大又肥,赶上最近行情特别好,一斤多能多卖几毛钱很正常。”11月11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禹城市安仁镇齐庄村,正值村民齐今平开塘捕鱼,现场让人眼前一亮:渔网沿边捞起,鱼儿欢腾跳跃,数十名工人一手拉网一手捡鱼,不一会儿满满一兜被吊起,装进客商的车辆中……“这次是济南来的顾客,数千斤的鲜鱼,最快今晚就能出现在餐桌上。”齐今平一边记账一边招呼着,忙得不亦乐乎。
  眼前的盛况得益于齐庄村合作社模式落地生根。“齐庄渔业养殖史30多年,目前渔业养殖达到280亩。”禹城市安仁镇海德渔业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齐海德介绍,该合作社于2010年9月成立至今,带动远近社员106户开展水产养殖,同时,注册了“齐禹”品牌,产品销往济南、石家庄、德州等大中城市,带动群众年均增收30%以上,先后被评为德州市市级放心农场、省级示范社等称号。
  水中渔业发达,地上种菜也相当火热。在齐庄村外,一片片红彤彤辣椒长势喜人,尽管已是初冬时节,依旧挂满着枝头,工人们赶忙采摘。2019年7月份,在德州市派第一书记的推动下,党支部引领创建了禹城市尚信齐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动员德州市远博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投资入股。
  “我们流转土地1000余亩,争取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自筹资金36万元,在合作社流转的1000余亩地安装了现代化水肥一体化方式喷灌设施,综合效益可提高20-30%。”作为回村创业的代表,禹城市尚信齐盛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树军对于合作社发展信心满满。
  今年以来,合作社逐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与禹城市麦香园签订了800亩优质小麦种植订单,较种植普遍小麦增收20%以上,种植了70余亩大蒜,与德州市科协合作签订了105亩订单式辣椒项目。“仅辣椒项目就为本村及周边村民提供了2000多个务工工作日,为老百姓创收20多万元,村集体可增收3万元以上。”张树军表示。
  合作社模式从落地到开花,村民增收了,集体也有收益。今年春节过后齐庄争取了9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美丽村庄建设,道路硬化480平方米,建设1000平方米党建设文化主题广场,修建地下排水沟3000米,绿化美化路2700米,清理美化村内沟塘打4处。
  看着乡亲们脸上的笑容,听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树军很是欣慰,同时也更加坚定,“我们的好日子才开始呢。”
  如今,齐庄村正沿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大步向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