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致富带头人齐聚脱贫攻坚战圆桌论坛

听听来自一线的“小康声音”

齐鲁晚报     2020年12月14日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徐凤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晓明
  淄博高青县蓑衣樊村 “职业农民” 刘树海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 刘玮
  莒县关工委综合科科长、莒县 洛河嵇家庄村第一书记 史易可
  头条学院认证讲师、知名“三农” 自媒体人 赵世惠
  莱阳市委组织部派驻万第镇 南于格庄村第一书记 许晏铭
  潍坊青州弥河镇桐峪沟 村党支部书记 郭保伟
  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 贾庄村党支部书记 郭贞坡
  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 第一书记 季大勇
  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山东战贫斗困,不获全胜誓不收兵,涌现出许多脱贫攻坚的典型案例。“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服务队员、村支书等成为这场“攻坚战”的一线“领头雁”、致富带头人,他们或为乡村带去产业振兴的源头活水,或为乡村社会治理出谋划策,或扎根乡村服务百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小康路上的生动实践。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邀请了来自全省的脱贫攻坚领域最前沿的参与者,让我们听一听来自一线的“小康声音”,圆梦小康,我们“一起走”。
乡村旅游要与 大项目旅游互补
  很多地方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走向了小康生活,村里也渐渐有了产业基础,但搞乡村旅游,不能就乡村而论乡村,一定要跟地方区域布局密切结合。比如,这些年齐河的乡村旅游发展非常快,前不久齐河还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对齐河而言,立足大型精品旅游项目驱动带来的好处就是不愁客源,同时来自全国的游客还可以到齐河乡村体验民俗、民宿,乡村旅游与大项目旅游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补关系。
  一个地方要搞乡村旅游,首先是对游客要有吸引力,要让游客们知道、了解这里的自然禀赋、人文环境、村风民风。在自然禀赋差不多的情况下,旅游服务和产品如何引起消费者的兴趣,这就离不开宣传。未来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仅仅大众媒体要宣传报道,还要让当地百姓主动宣传,把村里的好产品推广出去。

引入现代农业 种菜路子迎质变
  在省派夏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两年,村里要发展,必须有产业。为让刘堤村突破原有种菜模式,我帮助刘堤村成立了“天绿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绿鄃园”蔬菜商标,帮助合作社制定了发展规划,采取“统一农资”“统一商标”“统一销售”的“三统一”原则,为村种植户提供服务。
  一个产业发展壮大,仅靠一村之力还不行。我提出引进现代农业项目的想法,采取“企业+合作社+村民”模式,走“企业引领,村集体参与,村民受益”的路子发展产业。特别是服务队引入总投资1.5亿元的寿光绿巨人现代农业项目后,村民们的眼界立刻打开了,种菜模式迎来质的变化。今年10月扶贫工作结束,临走前一天,我到刘堤村大棚看了看,村民闫宗文告诉我,“两个大棚,今年比往年多收入了4万多元。”说这话时,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子在奋斗中变美 美誉度日益增加
  干事创业,不进则退。
  依托黄河水乡的优势资源,蓑衣樊村搞乡村旅游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接下来,如何“更上一层楼”,让乡村旅游产业再壮大一些,是我这半年来主要思考的问题,也去了很多地方学习考察。
  我制作了很多顶写着“职业农民”的草帽,当一名“职业农民”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实现小康,需要奋斗,更要接续奋斗,蓑衣樊村就是在奋斗中慢慢变美的。
  现在村民们经常拍一些村里的小视频发到网上,引起了很多外地朋友竞相关注。
  通过媒体平台,“蓑衣樊”的知名度、美誉度日益增加。我相信,蓑衣樊村的乡村旅游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蓑衣樊也将会越来越美。

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实现产业兴旺
  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我被选派到山东省派夏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参加帮扶工作。
  在农村,发展项目最缺的就是技术。农科院有着大批农业方面的专家,在我提议和联系下,服务队成立了以省农科院专家为主的“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并促成省农科院与夏津县签署了“乡村振兴专家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农科院家禽研究所、蔬菜研究所、果树研究所先后派出专家到夏津县举办家禽养殖、蔬菜种植、果树管理等讲座十余场次,现场指导6次。我还协调联系中国农科院、华南农大等专家团队到夏津指导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高有机肥利用率和果蔬种植效益。
  只有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到农村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从吃透村情着手 用实干赢得民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作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我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坚信驻村工作必须用心、实干,用真心才能换来老百姓的真情,用实干才能赢得民心,特别是要以先进的理念,拓出富民兴村的路子;用文化的魅力,培育向善向美的文明新风。
  在嵇家庄,要找到破解全村贫困落后的路子,必须从吃透村情着手。
  从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到打造“网红”电商合作社逐步实现产业富民;从疫情期间凝聚起巾帼力量,到培育“红色少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再到倡树乡村良好社会风尚,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必须要用实际行动在基层践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互联网知识扶贫 带来更多期待
  身为齐鲁晚报老读者,又是来自齐鲁乡村的农民子弟,我一直关注着齐鲁壹点的报道,山东在决胜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取得了伟大成绩,很让人激动。我的笔触始终关注农村,想帮村民做点事情。一年来,从看别人的故事和报道,到平凡的自己也走进镜头,有很多感想。
  手机已经成为大家的“新农具”,在手机上卖农产品成为农村的“新农活”,这是时代的变迁。我作为一个小镇退休职工,只是源于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文字的爱好,在网上分享乡村文化农事,传递乡村美好,又因为发现新媒体平台还可以带货农产品,萌生了知识扶贫助农的念头,可以说,知识扶贫,互联网带来了更多期待。齐鲁晚报的肯定,给了我新的动力。我相信,未来的乡村会更加美好。

拔掉穷根 没当家产业不成
  结合三年的驻村工作,村庄的变化可总结为“班子强、民心齐、产业兴”九个字。村级班子战斗力弱是“穷根子”久拔不掉的主要原因,通过抓好思想教育工作、规范日常组织生活、化解常年矛盾、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等,逐步凝聚起党支部一班人合力。
  明确发展方向后,通过争取项目支持、外出引资、村内发力等方式,逐步完善了村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解决了制约村庄发展的难题,通过一项项民心工程,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口碑。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拔掉穷根,没有当家产业不成。结合村庄特点,坚持“引进来、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目前已在村中成片发展起果蔬种植区、大棚采摘区、西洋参基地等等,通过合作社的统一经营管理,实现集体、村民的双增收。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让钱袋子鼓起来
  对于曾经世世代代翻山越岭的桐峪沟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山”不可翻越。
  这些年村里的变化,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切反映了走向小康的美好生活。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民的生活改善了,但作为一名村党组织负责人,将继续以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认真践行支部书记使命职责,牢固树立“等不得、慢不得、松不得”的发展意识,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增收致富产业,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村里的公共服务水平,让“钱袋子”更鼓,“好日子”更美,把桐峪沟村打造成为潍坊乃至全省有名的美丽村、幸福村、富裕村。

泥水路变水泥路 荒草地变观光园
  为老百姓办成每一件实事好事,都是一件快乐的事。
  这几年实现了从“泥水路”到“水泥路”的村貌之变。过去村西是一条很窄的破旧土路,一下雨道路泥泞、坑坑洼洼,老百姓出行难。经过近几年努力,现在一条条柏油路和水泥路从村内一直通向村外,从村子通到镇上去,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直通到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口。
  实现从“荒草地”到“观光园”的村貌之变。过去村里洸府河段杂草成堆、高低不平,经过土地流转成立村里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把“荒草地”成了“观光园”。观光园内种上了中草药茶饮品,并建成了加工厂,很多村民都在观光园内工作,村民加入集体股份家家分红。村民经济收入好了,日子更有奔头了。
第一书记 要当好驻村“名片”
  “把驻村当故乡,视群众为亲人”,这是“第一书记”的写照。他们日夜奋战在乡村振兴最前沿,做小康路上的带头人,动真情、用真心、出实招、干实事,既是指挥员、宣传员,更是服务员、战斗员,与党员群众结下了深厚鱼水情谊,已实实在在成为一张公认的党建名片。
  维护这一“名片”,要不辜负组织与群众的信任。
  作为一名累计驻村7年的第一书记,我认为更应牢记驻村使命,正衣冠、树形象,重学习、善研究,始终保有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韧劲和永不止步的干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做一名党建工作多面手、农村工作百事通,成为真正把身心融入驻村的时代先锋。
  本版稿件采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许建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