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乐队

齐鲁晚报     2020年12月23日
  12月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演奏在宁津县棠湖小学上演,27名学生或吹埙、或抚笛、或摇铃、或打鼓击缶,或吹响长号,奏响了一曲《龙的传人》。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学生手中的乐器均为陶土制成,这就是棠湖小学独具特色的“陶乐队”。
  中国音乐自古以来用“八音”来指称八类不同材质制作的乐器,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陶土制成的器具则统称为土音。
  宁津县与陶艺渊源颇深,据历史记载,“有鬲氏”就生活在如今宁津一带,距今最早的陶鬲就出土于此。

  宁津县棠湖小学的孩子们用淘乐器演奏。
  清末史学家、书法家,吴浔源,字庐帆,号棠湖,是宁津县小店乡王庄人,音乐造诣颇深,善吹埙,曾复制出殷代五音孔梨形陶埙传世,以阐发古音之秘,并著述出国内唯一一本埙谱——《棠湖埙谱》,棠湖小学的校名便来源于此,自建校初期便以陶埙作为校园特色,校内埙型雕塑、音响处处可见,各类陶艺教室、展馆功能齐备。


  淘号演奏。
  棠湖小学开展的陶艺课程。
  利用调音设备对陶埙进行调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志勇 摄影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