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省内一流高等医学卫生类职业学院,可容纳在校生8500人

济宁健康护理学院举行项目开工仪式

齐鲁晚报     2020年12月24日
健康
B06
新闻
找记者 上壹点
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编辑:孔茜 组版:李腾 校对:李锡巍
  本报济宁12月23日讯(见习记者 孔媛媛 通讯员 张延者) 12月18日,济宁健康护理学院举行(筹建)项目开工仪式,记者在现场获悉,济宁健康护理学院(筹建)项目建成后,学校可容纳在校生8500人,将建成省内一流、覆盖鲁西南地区高等医学卫生类职业学院,为济宁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和发展健康产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与保障。
  当日仪式现场,卡车、挖掘机等施工设备有序停放于一侧,恢弘之势颇为震撼,设备上所系红丝带随风飘曳。据悉,济宁健康护理学院(筹建)项目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实施,具体为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运作。
该项目位于济宁市任城区运河新城车站西路以北、西外环(老105国道)以东,规划建设用地715亩,总建筑面积24.3万平方米,总投资16.33亿元。主要建设教学楼、实训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食堂、后勤服务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医学考试中心、养老护理中心、体育运动场等。
  “济宁健康护理学院(筹建)项目,是市公共卫生‘五大中心’项目之一。实施济宁健康护理学院项目建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济宁卫校党委书记、校长张作辉表示,下一步,济宁卫校将把项目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把“质量第一、安全至上、廉洁建设”贯穿于建设全过程,从组织领导、人员调配等各个方面全力保障支持,坚定不移、争分夺秒、高标准、高效能的加快推进建设步伐,力争项目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等医药卫生类院校。
经验分享+学术交流 促分类鉴定水平再提升
  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本报济宁12月23日讯(记者 孔茜 通讯员 白靓) 为进一步提高济宁市病媒生物监测技术水平,近日,济宁市举办了全市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技术培训班。各县市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分管领导、承担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等共计80余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所邀请的山东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长王学军、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副所长公茂庆、济宁市疾控中心病媒科科长杨琳琳,以病媒生物监测与能力建设工作及鼠类监测与分类鉴定技术、蚊虫杀虫剂抗性机制及抗性检测技术、常见蝇种分类鉴定为授课内容,与参会人员一同进行学术交流,促进全市病媒生物监测工作能力水平再提升。
  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济宁市病媒工作人员的病媒生物分类鉴定技术,加深了病媒生物防制人员对病媒生物监测与能力建设工作项目实施及媒介伊蚊抗药性监测的认识,为今后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
薪火相传,金乡县人民医院“山东省名中医工作室”正式开诊 老百姓家门口享受到的名医资源
结核病防治规划培训班开班 多形式促终期评估顺利完成
  山东省名中医工作室落户金乡县人民医院。
  本报济宁12月23日讯(记者 孔茜 通讯员 柴海燕) 为全面总结2020年全市《“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做好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工作,近日,济宁市疾控中心举办了济宁市“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培训班。
  “要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十三五’规划的终期评估工作,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结核病防治工作,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济宁市卫生健康委疾控科副科长贾晓玲在培训班开幕式上表示,要全面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认真组织开展终期评估工作,按时保质保量报送评估资料。要认真学习领会培训内容,全面落实“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
济宁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梁玉民强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工作,加强部门和机构间沟通协调,确保评估工作顺利开展,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客观收集数据,力求做到所有数据真实、准确、客观、无误,既总结成绩亮点,又查找短板弱项。随后,济宁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制科科长石俊仕详细介绍了“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方案,并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据了解,通过本次系统培训,各县(市、区)全面掌握了终期评估方案各项工作要求,提高了认识,为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本报济宁12月23日讯(记者 孔茜 李锡巍 通讯员 孟丽) 20日上午,金乡县人民医院举行山东省名中医工作室揭牌仪式。该工作室成立后,将由山东省名中医田思胜教授定期来院进行学术研究与带教坐诊,并围绕名中医进行学术团队建设、侍诊抄方,通过青年医生跟师学习,进一步拓宽医院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途径,提高临床疗效及服务能力,提升百姓就诊满意度及获得感。
  “设立省名中医工作室,是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有效手段。”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纪委书记严军表示,山东省中医院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全国示范中医院。有优秀的资源,也有能力把优秀资源辐射到需要优质资源的地区。“山东省名中医工作室”的成功搭建,可系统性解决县域内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问题,有效推进分级诊疗走向深入。
  当日,随着揭牌仪式的不断推进,山东省名中医工作室正式落户金乡县人民医院,预示着优质资源的不断下沉将为基层医院带来发展新机遇。“成立山东名中医工作室,将培养、造就更多的中青年优秀中医专业人才,促进中医团队建设,实现我院中医学科建设的飞跃。”金乡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春荣说。
  揭牌仪式结束后,上午10点,名中医现场义诊活动如约举行。在诊室内,各位名中医以“望、闻、问、切”诊断病情,仔细为群众“把脉开方”,普及相关中医养生知识,进一步加深金乡老百姓对优质中医诊疗服务体验。问诊的同时,金乡县人民医院青年医生还实时跟师抄方侍诊,学习名中医诊疗经验。
  为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经验,同日,山东省名中医司国民教授与田思胜教授还在中医学术讲座中,分别以《中医药发展机遇与临床特色》、《漫谈中医发展及综合医院中医定位》为题,深入浅出地为在场人员分享了省级中医诊疗理念与技术。
  据了解,此次山东省名中医工作室在金乡县人民医院成立,将进一步推动中医康复中心乃至医院的发展,通过名中医传、帮、带,不断提升中医康复中心的服务能力和内涵,培养一批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素养高的中医人才队伍,形成有金医特色的中医诊疗新技术、新特色。
院内与网络医院培训会 全面提升人员诊疗水平
  本报济宁12月23日讯(记者 孔茜 通讯员 田贺) 近日,微山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召开了院内和网络医院培训会议,通过针对性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诊疗流程,提升业务水平,为更多胸痛患者的健康护航。
  “现在流程顺畅、诊疗规范,百姓认可,我们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微山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副主任、副院长王洪敏表示,医院胸痛中心能够规范地独立开展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成绩可圈可点。截止目前,2020年已成功介入治疗70余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仅挽救了70多个生命,更是挽救了70多个家庭。
  为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本次培训共分院内培训与网络医院培训两部分,院内培训主要是对核心科室进行针对性培训。而网络医院培训则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分赴韩庄医院、塘湖医院、付村医院等进行现场培训。
  “通过系统培训,感觉专业知识提高了,对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参与人员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认真执行技术规范,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急患者所急,解患者所痛,把各自工作做到位,力争成功挽救每一位胸痛患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