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惠良田

——工行枣庄分行发展普惠金融纪实

齐鲁晚报     2020年12月24日
  民营和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细胞,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和引擎。对工商银行枣庄分行而言,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既是责任和担当,也是市场和机遇,更是自身经营转型的目标和方向。
  今年以来,工行枣庄分行新一届党委班子深入贯彻落实监管部门和上级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监管部门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强化责任担当,全面开展“工银普惠行”系列活动,不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获得性和满意度,全面助力全市普惠金融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末,该行银监口径普惠贷款余额11.59亿元,较年初增长2.77亿元,增幅31.41%;人行降准口径普惠贷款余额11.1亿元,较年初增长3.13亿元,增幅39.27%;普惠客户数1603户,较年初增加414户,切实做到“扩面、增量、提质”。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出发点,积极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工作机制。一是分行层面。成立公司大客户中心,对法人客户实施集中经营,推进支行信贷经营转型,全力打造支行普惠金融专营模式,为普惠金融发展注入更多的人力资源、时间资源和激励政策,提高支行对小微客户普惠金融覆盖率。二是支行层面。滕州支行组建小微中心,其他支行组建小微专岗团队,定岗定人定责,全面做好辖属小微信贷业务,提高普惠金融的可得性。三是网点层面。将线上标准化融资产品下沉营业网点办理,客服经理可指导客户自助在线申请贷款,方便了广大小微客户就近咨询,便捷获贷。通过在“分行、支行、网点”三个层面建立健全普惠金融组织架构,逐步打造“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综合服务体系,有效提升普惠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构建普惠金融协同推进机制。在分行层面设立普惠金融业务推进委员会,审议全辖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规划、重要制度办法、年度经营计划等,协调解决普惠金融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建立各专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合力推动全辖普惠金融业务发展。
  ·全面落实“五专”经营机制。不断完善专门的综合服务机制,提高网络化、标准化和场景化业务线上处理占比。不断完善专门的资源配置机制,加大信贷资源支持,对普惠信贷规模实行专项配置,确保普惠业务需求。不断完善专门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普惠金融业务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和支行行长综合绩效考评,定期评价全辖普惠金融发展成效。不断完善专门的统计核算机制,把统计核算成果积极应用到经营管理中去,以充分发挥其辅助决策的作用。不断完善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做到规划先行,风控前移,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优化小微信贷业务流程。在符合总行信贷业务流程规定的基础上,对现有小微信贷流程进行优化,精简流程环节,明确流程处理时限,采取“2+1+1”流程模式,即支行双人调查,二级分行审查人员进行审查,二级分行有权审批人进行审批,有效提升信贷工作效率。同时限定信贷每个环节流转时间,将线下小微信贷产品办理时限压降至7天以内,对工行确认的白名单客户,引导客户通过“小微e贷”渠道,登录网银实现“一触即贷”,并根据用款需求实现在线随借随还。
以便民利民惠民为落脚点,全面提升普惠服务质效
  ·坚持数据与融资结合,有效延伸服务半径。一是强化科技赋能,拓宽线上融资渠道。在融资客群选取上,积极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通过采集客户的结算、资产、POS交易、用工、进出口、纳税等数据,采用数据模型分析,经过负面信息筛选,形成各种信用方式的融资白名单,面向白名单客户,推出用工贷、跨境贷、结算贷等新型线上融资产品,截至2020年11月末,贷款余额1.34亿元,贷款户数164户;面向小微客户推出个人住房抵押类贷款业务,灵活的贷款方式和高效的办理效率极大地满足了小微客户即时融资需求,体现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截至2020年11月末,贷款余额4.83亿元,贷款户数755户。二是主动上门对接,做专线下融资业务。面向制造业小微客户,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产业聚集区、工业产业园区,积极开展“百行进万企”和“金融辅导员”活动,主动上门与企业对接,现场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以灵活的小企业网络循环贷款和长期的固定资产购建贷,最大限度满足企业融资的资金需求和期限需求。截至11月末累计为1469户企业发放普惠贷款15.57亿元。三是聚焦涉农群体,助力乡村振兴。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加大对现代农业、乡村基础建设、乡村旅游、乡村小微企业、农户等重点领域客户的融资支持力度,截至11月末涉农贷款余额30.8亿元。同时,为满足农村各类主体多样化金融需求,积极创新涉农融资服务,创新推出惠农贷、种植贷、农户“养殖贷”“青e贷”等多个涉农特色服务方案,为普惠乡村、乡村创业、乡村强村提供融资支持,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区域金融可获得性。四是助力脱贫攻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近年来,枣庄分行充分发挥各条线的创新主体作用,聚焦农户的“一技之长”,积极探索采用“银行+农业龙头企业+农户”“银行+政府、优质担保机构+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进行精准支持,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截至11月末精准扶贫贷款余额0.8亿元。
  ·坚持减费与让利结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认真执行普惠贷款利率优惠:近年来,枣庄分行严格执行普惠贷款利率优惠,今年前3个季度普惠贷款新发放贷款平均执行利率为4.15%,同比下降40个BP,极大地减轻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负担;对纳入人民银行下发的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信贷支持名单的企业,实行名单制优惠利率支持,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统筹运用两种政策工具:积极贯彻“六稳六保”工作要求,主动落实延期还本付息和无还本续贷政策,积极开办小微企业“续贷”和“年审制”业务,对生产经营正常、信用状况良好、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小微客户,主动联系和安排接续融资,最大限度保证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供应,更好地满足小微客户对周转类贷款资金连续使用需求;截至11月末累计发放延期还本付息贷款2.45亿元,小微信用贷款余额12.14亿元,较年初增加1.47亿元。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严格执行监管部门“两禁两限”“七不准四公开”规定,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对小微企业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免收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评估费、抵押登记费、公证费、保险费等费用;对“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主”的普惠贷款提前还款时,免收违约金;取消小微企业资信证明业务中贷款类资信证明费;最大限度让利于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的问题。
以系列主题宣传为突破点,着力塑造优质服务品牌
  今年以来,枣庄分行坚持融智、融商与融资相结合,以“工银普惠行”活动品牌为载体,扎实开展“金融辅导员”“百行进万企”“千名专家进小微”“万名小微成长计划”等系列活动,广泛深入厂矿企业、开发园区、专业市场,宣贯工银普惠政策,推介小微信贷产品,助力小微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制定专项宣传方案,多渠道做好内外推广。以“打造小微客户首选银行工银普惠品牌”为目标,秉承“既要做得好、也要宣传好”的工作理念,联合行内外资源,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务宣传模式,营造浓厚的普惠金融发展氛围。一是积极借助外部媒体平台,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在电视、电台等大众媒体,积极宣传工商银行普惠金融战略,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同时根据普惠金融客群特点,在高铁站等人流量高的区域、场所发布“经营快贷”e抵快贷”等产品宣传信息,持续提升“普惠金融”产品影响力和覆盖率。二是广泛利用行内媒体资源,精准直达目标客户。利用网点大屏、电视机、微信公众号等行内渠道,加强普惠金融重点产品宣传,在网点柜台布置宣传折页、海报、易拉宝等,充分运用行内渠道,挖掘优质客户,提升宣传精准度。同时,调动全体员工的力量,在朋友圈转发工行普惠金融产品及服务信息,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潜在客户来行办理业务。
  ·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全方位吹响宣传号角。今年三季度以来,该行峄城支行、高新支行与辖区金融办、高新区管委会协调配合,下乡镇,进园区,组织小型银企座谈会,针对与会企业情况分别进行金融诊断,普及普惠金融知识,推介小微贷款产品,设计融资方案,受到小微企业的大力欢迎。
  8月份起,枣庄分行联合辖内各区(县)政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银企互动活动,累计召开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银企座谈会11场,邀请参会小微企业450家,借助面对面的银企互动,吸引更多普惠客户来工行办理业务。
  8月25日,农历七夕,“工银普惠行”系列宣传活动第一站银企“鹊桥会”在市中区顺利举行,该行市中支行对近80家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的项目讲解和供需对接,为现场的民营企业家讲解普惠融资产品,帮助企业从工行众多的普惠产品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产品。9月2日,该行山亭支行联合山亭区金融办、税务局共同举办“税银互动,工银普惠行推动会”,为参会的60余家民营企业着重介绍山东省银税互动融资服务平台和工行“税务贷”等普惠金融产品,有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9月10日,薛城区政府与工行枣庄分行联合举办战略合作暨普惠金融服务宣传推介会,双方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该行薛城支行与部分服务企业签署银企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银政企合作关系,更好助力普惠金融事业发展。9月11日,工行枣庄分行“政银企携手,工银普惠行”金融服务推介会在滕州举行,与到会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充分展现了工商银行为民营和小微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9月份以来,工商银行枣庄峄城、高新支行与辖区金融办、管委会协调配合,下乡镇、进园区,组织开展小型银企座谈会,针对与会企业情况分别进行金融诊断,普及普惠金融知识,推介小微贷款产品,设计融资方案,受到小微企业的一致欢迎。
  “普惠,就是越过越好的每一天”,未来,工商银行枣庄分行将始终与广大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风雨同舟、携手并进,共同书写普惠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康永琦、李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