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三种思维” 打造“四大平台”

宁津:新型工业化助推经济发展改革攻坚

齐鲁晚报     2020年12月31日
 数字赋能产业跨界融合,构筑新型工业化“主阵地”
  今年以来,宁津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要求,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全市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牢固树立平台思维、融合思维、共享思维“三种思维”,重点打造产城融合东部新区、南部科技金融创新区、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乡镇绿动能共享园区“四大核心平台”,以平台引领全领域发展,破解发展中的各类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改革攻坚,在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中实现了精准破题。
  在宁津县产城融合东部新区,“四纵三横”道路管网蔚然成型,人才公寓楼群耸立,迈宝赫健身器材、斯可馨家具制造、北汽新能源汽车等一个个项目先后建成投产,新宝工业、亿达奔克电梯等项目正建设得如火如荼。
  “高质量发展的快节奏不允许我们在这里按部就班,必须拿出改革的勇气和魄力。”东部新区调规扩容之初,宁津县委书记王刚强调。该县牢固树立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创新规划和资本“两驱动”辩证统一、城市和产业“双升级”相辅相成的城市运营新模式,举全县之力推进开发区扩容升级,一座总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东部新区逐步成形。
  该县聚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多规合一”,进行“宜工、宜商、宜业、宜居”的产城融合规划设计,确定了涵盖综合服务核心、南部产业服务中心,由三条生态廊道连接综合服务片区和三个产业片区的“一核、一心、三廊、四片、U状生态衔接、圈层结构”功能格局。为保障各项工作高效推进,该县专门成立东部新区建设指挥部,实现一体指挥、一口调度,不到一年时间累计整村搬迁9个村,创造了新区建设的“宁津速度”。为破解资金来源难题,该县创新融资渠道,探索“央企+社会资本+平台公司”新型合作方式,成功吸引中铁十二局等社会资本注入,实现了政府没有增加债务撬动30多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同时,坚持政府打基础、强配套,相继启动人才公寓、道路管网等总投资32.6亿元的8个基础设施项目,医院、商超等公共服务设施,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统筹推进,解决了企业用地用电、供气供水供热等一系列制约项目落地的问题,新区承载规模可达3.5万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以平台引领发展的清晰思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向新区聚集。截至目前,东部新区落地项目33个,总投资超过130亿元。全部建成后,新区可容纳150家企业,年可实现产值500亿元、利税62.5亿元,成为宁津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以产城融合推进园区扩容升级 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宁津景观
  12月3日,腾讯云(德州)工业云基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发布会在宁津县举行。作为腾讯云在山东省投资建设的首个县级工业云基地项目,该项目将利用腾讯云的技术、资源优势,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带动数字产业经济发展。这是宁津县运用平台思维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缩影。
  平台是要素汇聚、资源共享的高效载体,也是开放型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路径和硬核支撑。宁津县紧紧抓住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聚焦实现互联网经济要素优化,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8平方公里的南部科技金融创新区,吸引了腾讯云工业云基地这一“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落地。
  南部科技金融创新区突出增强数字、科技、金融等“硬核”服务功能,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导入腾讯生态资源、品牌资源,为企业提供“上云”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服务。同步规划电商平台集聚区、金融机构集聚区等,通过数字赋能助力产业跨界融合,全面激发各类新业态、新模式,以“平台+生态、产业+配套、技术+赋能”的良好产业生态,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打造鲁西北地区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
  截至目前,宁津已有2家企业成功“上云”,新增国家高新企业8家。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与清华大学金涌院士合作,成立了全县首家院士工作站,聚集院士1名,教授3名,博士后1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4人,有效破解了科技发展的人才瓶颈。
 工业化理念破解“三农”难题,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在宁津县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占地2000多亩的金硕生态产业园内,一座座标准化冬暖式大棚整整齐齐,棚里的蔬菜琳琅满目,产业园负责人范新民喜上眉梢,“目前园区内有大棚300多个,工人600多名,还同步开发了生态采摘、室外拓展等项目,年综合收入能达到2000多万元,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关键所在。为解决农业产业布局小而散的问题,宁津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规划了占地8.1万亩的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改革创新多元合作模式,通过龙头带动实现产业链条延伸,辐射带动14处乡镇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了“一心多元”的现代农业新格局,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让农民“上链”增收,实现了产业、企业与农民共生共长。深入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投资4000万元,与浙江大学山东农研院合作建设了全国首个县级现代农业科创中心——民天农谷现代农业科创中心,配套建设“农业双创孵化基地”,为科研成果转化、创业梦想实践提供空间支持,为探索“数字乡村”宁津经验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5月21日,全市乡村产业振兴现场会在宁津县召开,宁津获评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县。
  宁津县是中国实木家具之乡,是山东省三大优秀家具产业集群之一,家具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然而,在近年来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的双重压力下,“小散乱污”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为此,宁津县投资13亿元,规划建设了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5个乡镇绿动能共享园区,汇聚“小微企业”变身“发展雁阵”。充分运用共享思维,在园区集中建设多层厂房,上新环保设备,企业共担成本,助推小微企业绿色发展,让小微企业在环保大考中实现了凤凰涅槃、逆势转身,也为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加了新渠道。12月22日,省内首个县级家具行业商会在宁津成立,该商会的成立,将有助于全面整合行业资源,加强家具产业链企业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平台共用、供需对接,形成抱团取暖、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鸟瞰家具绿动能共享园区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打造惠企便民“硬招牌”
  “服务很贴心!选择落地宁津后,县审批局与我们签订了代办协议,手续办到什么程度,随时都有人通知我们,17天后就开工建设了。”位于东部新区内的宁津五谷食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利乐对宁津县的营商环境和惠企服务很是满意,“我们企业在选择布局的时候,所期盼的不仅仅是‘给政策’,更看重的是‘给力’的营商环境。”
  吸引项目落地,不但要有硬件吸引力,更要有营商“软实力”。宁津县认真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坚决打赢打好攻坚战、联动战。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与东部新区建设指挥部协同联动,在新区专门设立项目直通处,成立专业机构、汇聚业务精英,与项目签订代办协议,提供全程服务,让落地项目实现“轻装上阵”“拎包入驻”。
  该县紧扣“一次办好”改革总目标,聚焦聚力“一门一窗一网一链一次”流程再造,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对重点项目实行容缺预审,推行“一车式踏勘”、联席会议、全程代办员制度,实现服务“送上门”,项目审批全流程精简审批环节30个,减少审批要件20项,缩短审批时限50%,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津津政务云指导”全面上线,将审批关口前移,审批人员下沉,政务服务延伸至村(社区),实现群众办事“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目前,已应用于12个乡(镇)级便民服务中心、62个村(社区)级代办点,支持127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许可事项,办件量已逾960件。在全市率先实行“一业一证”改革29个试点行业全覆盖,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1—12月份新增企业2512户,同比增加21.41%;个体工商户3572户,同比增加2.73%。
  疫情期间,宁津县积极推行“网上办”“不见面审批”,并坚持问需企业、精准发力,先后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运行的实施意见》《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的意见》等文件,从金融、社保、税费、用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政策扶持。今年以来,共计为企业减、免、降税4.2亿元。

  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