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寒假该咋过,才能更有意义

“老徐话高招”请山大学霸来支招

齐鲁晚报     2021年01月25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实习生 张文龙 李若琰    

研究生学霸的大学寒假是怎样度过的
  很多人放假总是习惯性往行李箱里装书,好像他们只是换了个地方学习。但真的把书带回了家,有时候却无暇翻开。两位研究生学霸的寒假是怎样度过的?大一那年寒假,他们有没有带书回家?对此,两位学霸连连摆手说“没有”。
  两位学霸表示,大一的寒假对于刚上大学的学生来说,刚度过了一个学期,很多同学第一次远离家乡、第一次从他乡回故乡,大多数时间花在了重温亲情、友情上。“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回家主要就是走亲访友,朋友聚会,基本没有学习。”
  但后来的假期,无论是寒假还是暑假,基本都有安排。孙亚杰和李岩志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学习英语和参加社会实践。孙亚杰大二时期考出了托业证书,李岩志则一直坚持学习英语。两个人还利用假期时间到福利院做志愿者,到社区做调研。
考研准备何时开始最好?要看个人情况
  孙亚杰和李岩志都是逆袭典范,本科都在“双非”院校就读,但决定考研之后,仿佛“开了挂”,一路升级打怪兽,考入山东大学读研究生,拿到山大学生最高奖——校长奖。
  孙亚杰和李岩志都是在毕业前一年的寒假开始准备考研的。因为专业不同,孙亚杰从大三寒假开始;李岩志的本科是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他的考研准备从大四寒假开始。
  一旦选择,开弓没有回头箭。
  大三那年寒假,孙亚杰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全身心投入学习。李岩志大四寒假则没有回家过年,而是每天泡在学校图书馆学习。“主要是学英语,背英语单词、做英语真题、看英语视频等。”
  毕业前一年着手准备考研,会不会有点晚?对此,孙亚杰认为,首先要分析个人是属于哪一类“选手”。“我自己是属于‘冲刺型选手’,一旦做了决定,就会高效冲刺,完全杜绝外界影响。”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同学。“有的同学属于‘持久型’选手,建议大二暑假就开始准备。最好是有步骤、有程序地准备。”两人一致认为,英语和专业课可以早一点准备,政治备考可以稍晚一点。“政治前期背的早了很容易忘记。”当然,无论是否考研,每个阶段把本专业学好是前提。
  李岩志还建议再找个“研友”一起备考,互相监督,多交流分享。“我和同学之间信息也是共享的,谁看到比较好的复习资料或学习方法,就会分享给对方。去学习也会互相喊着。”因为有“研友”一起学习,自己也不好偷懒,这样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李岩志说,这种与小伙伴儿一起学习的方式,不仅仅适合备战考研,平常学习也可以用到。“假期担心自己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同学,也可以找个小伙伴一起学。”
  如果打算保研,必须从大一就要开始努力。不同于考研,保研是一个持续用力的过程,需要把功夫花到平常。
对于不考研的同学,假期怎样度过?
  孙亚杰说,她身边不考研的同学会去考一些工作上能用到的资格证书,“比如说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证等,为毕业之后找工作做准备。”李岩志的同学则是根据就业规划选择实习单位。“有的同学打算去医院工作,就会提前到医院实习。有的同学想去医药企业工作,假期就去找医药企业实习。”他说,实习是个体验过程,“只有体验了,才能确认这份职业是否适合自己。”
  孙亚杰建议在校生选择实习时尽量去做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无论是毕业之后去工作,还是去考研,实习实践对同学们来说都是一次知识的检验。”她说,一方面是验证在学校学的知识在工作中能否用上,自己哪些掌握得好,哪些没掌握好;另一方面是对即将从事职业的探索,“通过实习你会弄清楚这个工作是不是适合自己。”如果不适合,也可以及时调整。
  除了实习实践,做志愿者也是不错的锻炼方式。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大学生加入到防疫志愿者队伍中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高校陆续放了寒假。因疫情防控缘故,这个寒假比往年长一些。那么,超长寒假怎样才能过得更有意义?1月23日11:00,“老徐话高招”邀请山东大学两名校长奖获得者——山东大学外国哲学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孙亚杰、山东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岩志做客直播间,为大家支招。
  山东大学校长奖获得者孙亚杰(中)、李岩志(右)做客“老徐话高招”
  扫码看回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