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过百亿,济阳17个项目集中签约

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省城“北起”增添不竭动力

齐鲁晚报     2021年02月08日
  2月7日上午,济阳区举行2021年春季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通过视频连线与现场签约形式签约17个项目,总投资过百亿。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充分展现了济阳区“双招双引”的显著成效,将为推动济阳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济南“北起”增添不竭动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于悦 通讯员 孟强 门波

 大多数为含金量高的
 实体经济项目

  在2021年济阳区春季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活动现场,共签约17个项目,其中大多数为专业性较强、含金量较高的实体经济项目。
  食品饮料产业一直是济阳区独树一帜的优势产业,本次签约中,就有台峡(华东)食品生产基地项目,还有上好佳糖果、金晔休闲食品等已落户企业增资扩产的项目签约济阳,不断擦亮着济阳区食品工业名城的名片,体现了济阳区食品饮料产业的强大发展韧性。
  其中,上好佳食品糖果生产线项目由山东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1亿元。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额7.8亿元,济阳将成为上好佳集团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本次集中签约还签约了两大民生项目——东方樾城市新星和朱家片区改造项目,生动地展示了济阳区始终坚持“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另外在签约的工业项目中,有中车轨道交通信号、耐普顿水性材料这样的科技含量高、引领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项目;载体项目中,如国际联合智力创新园、海冠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慧电力装备制造产业园;入园项目包括江苏能华微电子和亿嘉固新材料等,标志着济阳区园区载体经济的成长和不断成熟。
  新签约的国际联合智力创新园项目,就是载体项目的代表,该项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牵头运营,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8亿元,打造以半导体器件封装测试为核心,涵盖新材料、工业芯片、基础元器件、终端应用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未来形成百亿级半导体产业聚集区。
 高质量“双招双引”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17个重点项目、过百亿元投资规模,既有全新引进项目,也有增资扩产项目;既有‘大而强’的平台型项目,也有‘小而精’的入园型项目;既有高端高质高效的工业项目,也有惠民利民为民的城建项目。”济阳区委书记吕灿华表示,这次集中签约的项目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是济阳区“双招双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推动“十四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开端。
  当前,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伴随着济南擘画新蓝图、奏响新篇章,济阳也进入了跨越崛起的机遇期、关键期、黄金期。近年来,济阳迎来了黄河国家战略、先行区建设、携河北跨和撤县设区四大战略机遇。机遇交汇、战略叠加。
  “这次集中签约是济阳区落实黄河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新旧动能转换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吕灿华表示。
  大项目纷纷签约济阳,必将助推济阳区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必将有力优化济阳产业发展方向,必将给济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注入更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去年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增幅全市第一

  去年以来,济阳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签约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打造提升了一批园区载体,全区产业转型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实质性突破。2020年,济阳区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增幅列全市第一;“四新”投资占比、高新技术产值等重点指标增幅明显高于往年、明显高于预期、明显高于全市平均。这份大战大考中的优异“答卷”,为济阳担当北起使命,积攒了十足底气、蓄满了强大力量。
  为了吸引更多企业与人才,济阳区先后制定出台“工业17条”“科创10条”“人才10条”等系列政策措施,陆续推出一批“容缺办理”“秒批秒办”“独任审批师”事项,成立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专班、配备企业服务专员,为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运营提供全链条、精细化服务,集中力量保项目、保实业、促创新、促创业已经成为全区上下的共同追求。
  “下一步,我们将信守承诺、服务至上,努力为项目提供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全力以赴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践行‘经济发展服务生’工作理念,在项目立项、手续办理、施工建设、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为企业提供全心全意、高端高效、专业专注的服务。在此,也真诚希望项目方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力争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吕灿华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