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属于高风险类资产,非避险资产

年轻人加杠杆“炒币”,危险

齐鲁晚报     2021年02月23日
  比特币价格再次暴涨的消息,总是率先在炒币的圈子里流传开来。最近,有不少人都来向胡浩(化名)打听:“听说比特币又涨到了十几万元一枚,你赚了多少?”对这类问题,这个1992年出生的年轻人总是置之一笑:“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胡浩从2016年开始接触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最开始是跟着几个同学一起买矿机“挖矿”。行情好的时候,“1万多元一台的矿机,一个月就回本了”。那一年,东北的小县城里还有不少人私搭电线,“偷电挖矿”。
  胡浩注意到,那时“炒币”的主力人群是县城里的年轻人,他们普遍没有稳定工作,但通过网络知道了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的造富神话。“小学同学里面有十来个人在玩币,他们大多数都没上过大学,也没在大城市工作过。”
  靠“挖矿”,胡浩挣到了第一笔钱,买下了0.5个比特币。当时,各种“山寨币”争相面世,ICO(首次币发行)再次成就了一波造富神话。胡浩也跟着加入了“炒山寨币”的行列,把手上的比特币全部换成了其他小币种。但2016年9月的ICO新政,让绝大多数虚拟货币“原形毕露”,胡浩手上的币值也从十几万元缩水至两三万元。
  玩虚拟货币将近5年,胡浩损失超过5万元。像许多“炒币”的年轻人一样,他经常自嘲为“韭菜”。最近比特币价格再创新高,又有朋友来找他打听,想请他帮忙出主意,胡浩总会讲出自己的故事,临了还会好言相劝:要做好赔光的打算,想靠它发家改变命运是不可能的。
  但前人的经验之谈,很多时候挡不住后人的亢奋热情。
  身处虚拟货币交易的核心,欧易OKEx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威廉注意到,本轮比特币牛市初期以机构为主导,但目前有转向中小投资者为主导的趋势。证据之一是,当比特币价格突破2万美元大关后,大量投资者开始涌入加密货币市场,一度造成部分加密货币交易所出现卡顿或宕机现象,甚至有一些投资者使用信用卡或贷款来“炒币”。在市场调研中,他们还发现有一些投资者加了十几倍甚至数十倍杠杆去“炒币”。“这可不是值得提倡的事情。”
  事实上,比特币市场仍以波动剧烈而闻名。有人根据比特币价格过去的走势图计算,从2016年至今,累计下跌20%及以上的情况就出现了10次。下跌30%的情况出现了7次;跌幅超过48%的情况共有4次。
  “市场亢奋情绪被进一步放大,推动比特币价格迅速上涨。”威廉提醒,年轻的普通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正确认识到比特币属于高风险类资产,而不是避险资产,价格波动极大,因此不要轻易加高杠杆,否则会进一步放大投资风险。  
  综合新华社、央视、中新社、中国青年报、第一财经日报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