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焖鸡始自济南,本地人都不知道

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都带火产地,济南如何借这张“王牌”出招

齐鲁晚报     2021年03月26日
  25日,顾客在济南解放路上一家黄焖鸡米饭店内点餐。
  从山东火到全国,又直奔海外开分店。只有一道菜的黄焖鸡米饭称得上火“出圈”了。但尴尬的是,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个在城市大街小巷几乎都能看见的餐饮“扛把子”,就出自山东济南。
  济南如何进一步借助黄焖鸡米饭这张“王牌”出招?和餐饮界其他“两大巨头”相比,山东又该学习些什么?专家认为,品牌和模式是下一步产业发展的关键。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夏侯凤超 孟杰

常点的黄焖鸡
竟源自自己的家乡

  “如果你不说黄焖鸡米饭是济南的,我还真不知道。”济南市民赵倩没想到,家里人经常点的黄焖鸡米饭,竟然就是从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起源的。
  这些年来,黄焖鸡米饭可谓占据了外卖界的“半壁江山”。“你可能没吃过,但你一定见过它的店面,很可能就开在你的家门口。”有网友如此评价。尽管黄焖鸡米饭已经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但和赵倩一样,不知道黄焖鸡米饭来源于济南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兰州拉面、沙县小吃、云南过桥米线,这些都带着地理标志,但黄焖鸡米饭,确实让人很难联想到济南。”赵倩说。
  在很多人看来,九转大肠、奶汤蒲菜等鲁菜称得上是济南乃至山东响当当的美食代表,而一说到拿得出手的小吃,哪怕是济南本地人,可能都得反复思量。“黄焖鸡米饭的成功,是济南餐饮业的成功,而不是济南的成功。”在知乎上一篇“济南为什么没打好黄焖鸡米饭这张牌”的问题下面,有网友这样回答。
  “如果遍布全国的黄焖鸡招牌是济南黄焖鸡这几个字,如果每家黄焖鸡店内部装修都附上一个‘黄焖鸡起源于济南’的故事,店里墙壁上也能顺带着提一下济南其他著名小吃和鲁菜文化,那么济南在全国的美食版图上位置会更突出。”这位网友说。
  “现在黄焖鸡米饭在济南需要打造品牌。”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吴学军认为,品牌对一个地方来说是一个代表,对一个地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真正把名气打出去之后,品牌的影响力会更大。
一道美食
如何带火一座城

  你可能没去过兰州,也没听说过福建三明,但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这两大街头快餐顶流,多数人肯定都吃过。
  看似不起眼的沙县小吃是如何走出国门,又入选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呢?
  据了解,沙县有两个“三”。第一个“三”是,过年期间,沙县有三个地方“不关门”——餐厅、银行、房屋中介。第二个“三”是,沙县小吃发展靠“三驾马车”——沙县小吃集团、沙县小吃办和沙县小吃同业公会。
  沙县小吃集团成立于2008年,如今,已在全国23个城市和地区成立了餐饮连锁分公司。沙县政府也正在实施沙县小吃转型升级,对小吃店面装修风格、品牌标识、餐厅用品等进行统一设计,提升沙县小吃品牌形象。同时,借力于“一带一路”建设,由政府制定沙县小吃国际化发展战略,对接海外市场。如今,沙县小吃已经走进50多个国家。
  再看兰州拉面,为了能香飘海外,当地政府也在积极探索新路径。
  早在2000年和2003年,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就相继发布了《兰州牛肉面标准》和《兰州牛肉面馆(店)分等定级》地方标准。自此,兰州拉面有了官方标准。
  作为黄焖鸡米饭的行业老大,对于黄焖鸡米饭如何真正“出圈”,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创始人杨晓路称,最重要的是形成品牌效应,并需要专业的协会来进行市场规范。
  “一个产品要想赢得好的市场效应首先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有严格统一的标准。”杨晓路称,现在市面上的黄焖鸡米饭品牌众多,良莠不齐,虽然济南是黄焖鸡的发源地,但并没有把品牌正式对外推介。
  除此之外,杨晓路认为,济南目前缺少一个带领黄焖鸡米饭“出圈”的专业性协会组织,杨铭宇黄焖鸡在济南目前有100多家加盟店,全国累计6000家左右。杨晓路认为,在餐饮行业,规范和标准化才能支撑品牌做得长久。
  “武汉统一了热干面配方,兰州也出台了完整牛肉面的培训机制,在这方面,济南也可以学习和借鉴。”吴学军认为,成功打造品牌之后,可以制定相关的标准,一旦有了标准之后,对整个行业都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品牌和模式
是发展的关键

  “济南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加大宣传力度,寻找品牌身后的故事。”吴学军认为,当品牌有了文化属性,传播力、影响力、附加值也都上去了,目前黄焖鸡米饭的品牌恰恰缺乏这样的属性,“有时候人们消费商品,不仅冲着商品本身,也是冲着它自身的价值和属性。”吴学军认为,如果外地游客来济南体验黄焖鸡米饭,知道这一美食源于济南之后,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就上去了。“传播力越强,区域影响力越大,就越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个小吃,在被给予了附加值之后,除了能走得更远更长,也能形成一定的产业链。“从产品升级成产业链,然后发展成产业集群,有了一定的竞争力之后,可以带动一个区域的小吃行业,形成产业经济发展的效应。”吴学军认为。
  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认为,小吃的发展分两个层面,除了本身之外,小吃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值得研究。
  “沙县百姓比喻说,沙县小吃铸就了沙县的高楼大厦。”2019年,时任福建省沙县人民政府县长的汪志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表示。
  “民以食为天,沙县小吃把生活必需品变成了一种产业。”王晨光认为,地方政府带动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百姓脱贫致富,借助小吃这样一个媒介,让老百姓找到了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政府推动,发展成为落后地区的扶贫产业,这件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