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籍大提琴演奏家徐逸群:

随音乐游吟世界的时光

齐鲁晚报     2021年03月26日
  与琴声一起,她的脚步遍及世界各地。从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到美国的卡耐基音乐厅、爱丽丝·图丽音乐厅、迪士尼音乐厅,到以色列特拉维夫博物馆、瑞士的弗兰克·马丁音乐厅等各大音乐舞台。出生于山东的大提琴演奏家徐逸群,像一位音乐游吟者一样,把自己出众的技巧和丰富的内心展现给世界。
  “音乐要被更多人感知,才有生命力。”她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康宁

弦动人生
演奏者的时光

  旅美大提琴演奏家徐逸群,有着出色的演出经历。她曾获得杨尼格罗国际大提琴比赛第一名、第58届美国东部康涅狄格交响乐团器乐独奏比赛一等奖、美国弦乐协会(ASTA)全国独奏比赛一等奖等众多大奖,是一位带着提琴走遍世界的大提琴家。
  她曾在著名的林肯中心室内音乐协会举办的“林肯中心的大提琴家们”音乐会和业界知名的万宝路音乐节上进行演奏,并与纽约爱乐乐团和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们一起合作演出。她参加过普鲁士湾国际音乐家研讨会、肯耐塞尔音乐节,门洛音乐节,奥林匹克音乐节和皮亚蒂格尔斯基国际大提琴节等音乐节,并与很多著名音乐家合作演出过,其中包括小提琴家帕尔曼。
  徐逸群的大部分时间,是跟大提琴“长”在一起的。这种朝夕相处,让她独创出了一种演奏方式。大提琴是乐器中的“巨人”,约高1.2米,与小提琴相比琴弦更粗长。较大的琴体和较粗的琴弦,使大提琴的响应速度慢,从而需要更强的体力才能发声。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大提琴更难以操控。而徐逸群从自身实践出发,以巧代力,通过左手的配合研发出“不费吹灰之力地表现精湛技巧”,实现了更加轻松自如地驾驭乐器,保持更快的演奏速度,也能更好地规避演奏带来的伤害隐患。
  徐逸群认为,如果大提琴家用左手的一个推动力来演奏多个音符,就能比想象的更快演奏。“首先,按音符的指法或组合来对音符进行逻辑分组。在拉一组音的时候,只需要为整组音符施加一个推动力,其余音符将依赖于第一个脉冲的剩余能量,也就是利用好人体的自然反射能力去演奏。”徐逸群说,就仿佛打篮球一样,最需要的力量其实是最初拍篮球的推动力,其后的控球用的是结合球体反弹的巧劲,而不是持续用力拍球。
  这种技术,将节省能量并让左手更放松,更灵活地围绕大提琴快速、流畅地上下跑动。此外,通过减少敲大提琴指板上的力度,此方法还可以防止左手和手臂受伤。
  2018年2月24日,作为独奏家演出的徐逸群,在与美国东部康涅狄格交响乐团的合作中展现了这种精湛技巧。她是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曲》的独奏者,该曲目以其具有挑战性的第七种变奏而闻名。节奏快,复杂的音符要求大提琴手左手快速地在指板移动,并且音乐需要最高水平的演奏技巧。通过对音符进行逻辑分组,徐逸群清晰、快速、平稳地演奏此变奏,给每组一个推动力,并将细微的声音带入她的演奏中。
助力公益
愿天下更多“知音”

  生于济宁的徐逸群,从小成长在家庭的音乐氛围里。四岁开始学习音乐,八岁时无意中听到大提琴悠远的琴声,被深深吸引住。从此,徐逸群便与大提琴一起,开启了自己的音乐旅程。
  徐逸群在追求音乐的完美境界之外,也非常重视公益活动。作为音乐大使,她始终以自己的音乐传递情感,引发更多爱乐人的共鸣。汶川大地震后,她在公益演出中演奏克连格尔的“安魂曲”,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她,演出后一度泣不成声。
  近年来,她在游学和表演之余,曾在洛杉矶、纽约、新罕布什尔州、缅因州和佛罗里达州等社区,为人们演奏音乐。“音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世界,我也热衷于跟更多人分享音乐世界中的美好。”
  徐逸群认为,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可以让人们学会更深刻地倾听,以及拥有更多的共情心。这种敏感度和能力,需要从小培养。而尽自己所能,把音乐带给小朋友和那些平常没有机会接触音乐的人们,是艺术家们尤为重要的使命。
  2019年11月14日,徐逸群作为唯一的大提琴手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棕榈滩室内音乐协会音乐会上演出,还参观了北棕榈滩音乐学院,为贫困和弱势学生们演奏,并对学校的乐手进行了指导。北棕榈滩音乐学院采用了“委内瑞拉全国推广音乐教育体系”,该方法侧重于资源最少、最贫困,以及对音乐需求最大的儿童,并且对所有的参与者免除费用。
  “这些孩子很贫困,很多人只能使用纸板来制作小提琴或大提琴,学习如何演奏乐器。这也让我很受触动,音乐是他们生活中的希望和梦想,而给这些学生们带来音乐,对我而言也很有意义。”徐逸群说。
  2021年1月31日,徐逸群带着中外多个国家作曲家的独奏大提琴作品,通过公益组织“一个到世界”,带给美国富布赖特奖学金计划的学生们。如今,她也在忙于做线上音乐会,参与很多公益演出。“音乐中,拥有不止一种情感在里面,就像人的思维和情感一样,每时每刻都交织着不同色彩的细微情绪变化。只有人们对音乐和艺术有了敏感的感受力和观察力,这种共情心和同理心才会得到实现。所以,艺术家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把音乐带给更多的人。那些没有机会听到音乐的人们,也可能是‘知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