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入党志愿书记录了93岁老兵73载的忠诚

“人在志愿书在,要用一生保管好”

齐鲁晚报     2021年03月31日
  93岁高龄的张广科。
  “我一个穷孩子,是共产党救了我的命!”翻开张广科老人的入党志愿书,上面记录着他的家庭情况:父亲是小商贩,母亲是说书艺人。党组织批准张广科正式入党时交代他,“人在志愿书在,要一生保管好志愿书。”张广科回忆,当时入党志愿书都是由党员个人保管,志愿书就是党员的身份证明。
  我一个穷孩子
是共产党救了我

  翻开张广科老人的入党志愿书,上面记录着他的家庭情况:父亲是小商贩,母亲是说书艺人。虽然父母都有各自的生计或一技之长,但是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底层人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张广科从小跟着父母四处漂泊,6岁开始跟着长辈学曲艺。
  8岁到12岁,是最惨的四年。张广科出生于1928年底,他8岁到12岁这段时间恰恰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临沂,日军开始扔炸弹,在城里不能生活了,就得跑返(老百姓往返逃跑,躲避战乱)。
  12岁那年,张广科不幸被日本人抓住,和他一同被抓的还有两名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这是张广科第一次接触革命。正是这一次经历,张广科从此就与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有了不解之缘。
  后来,因为地下工作者没有“良民证”,张广科曾借挑水的名义三次护送地下工作者出城。“15岁那年,有一个姓刘的馆长,把我吸收到文化馆,教我说新唱新。”教什么呢?张广科回忆,《解放军进行曲》是其中之一。进文化馆使张广科更加深入地接触革命、认识革命,也让他发现了生命更重要的意义。
  1946年,18岁的张广科报名参军。经过部队两位党员的介绍,1948年10月1日,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政治部批准张广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张广科填完入党志愿书以后,党支部在莒南县的一个河边开会,张广科宣誓:永远跟着共产党,坚决为人民服务,一生全心全意把生命献给党,献给人民。
  那一刻张广科掉了眼泪。“我一个穷孩子,是共产党救了我,如果没有共产党,我这一生完了。”张广科说。
枪林弹雨中
入党志愿书永不离身

  战争年代,由于部队到处转移,没有专门管档案的人员,入党志愿书都是由个人保管。党组织批准张广科正式入党时交代他,“人在志愿书在,要一生保管好志愿书”。
  张广科回忆,志愿书是党员的身份证明。许多人为了不丢失,就在自己的胸口处多缝上一层布,把志愿书塞在衣服里。张广科也一样,把入党志愿书缝到左胸上面的衣兜里。
  从那以后,张广科的入党志愿书一直随身携带。不管是枪林弹雨,还是蹚水过河,志愿书从未离身,也从未受过损坏。张广科也牢牢记住入党时的誓言: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张广科的入党志愿书中写着,入党原因是要为人民服务到底,不受压迫,为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到底。党组织给他提出了几条意见:入党初期存在自满情绪,同群众团结不够;作风不务实;今后应注意加强政治学习。张广科一直牢记这些意见,并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那时候,党员在部队必须真正发挥带头作用。休整的时候,日落西山,我们就到村外的树林子里面搞批评和自我批评,你有什么优缺点,你认为我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这叫互相批评,都给你提出来。”张广科说。
  理论学习和修养不够,有自满情绪,团结群众不够,这些自我剖析和批评意见督促着张广科逐渐成为文艺宣传的骨干分子。“我的入党志愿书上写着,组织观念强,有的人不愿意演反派,但是在部队上来说,服从命令听指挥,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条件服从。”利用部队打仗间隙,张广科发挥文艺特长,为战士和群众创作和表演节目,鼓舞斗志。更多时候,他扮演反派人物,把这些人物演得活灵活现,帮助群众提高政治觉悟。
一生的宝贝
要把志愿书当作传家宝

  “这个入党志愿书,我从战争年代保存到现在,它跟着我同甘苦共患难,在战场上打仗,它也一直跟着我,这是我一生的宝贝。”1980年,张广科转业到当时的临沂县文化馆工作,为祖国的文化建设继续贡献力量。入党志愿书也从衣服里掏出来,放到一个小盒子里,和存折、房契一起藏到了枕头边。
  1993年,一场大雨过后,张广科家里严重积水。他爬上八仙桌,先把装有入党志愿书的小盒子放到一个很高的窗台上,然后才开始抢救其他东西。大水过后,家里的很多东西都被浸泡过,入党志愿书幸运地躲过一劫。
  张广科的女儿张莉回忆,自己第一次见到父亲的入党志愿书,是1993年。那年临沂下了场特别大的暴雨,家里地势比较洼,自己还不到一米六,水都快到了她的脖子那里。只记得当时父亲慌忙跑到屋里去,从橱子里拿出来一个包着的东西,放到家里客厅高高的窗台上面,她不知道父亲放到窗台上的是什么,当时想,这肯定是家里比较值钱的物件儿。等抢险完了以后,水退了,父亲拿出来给她看,她才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入党志愿书。
离休在家
不忘传播革命思想

  张莉说,父亲离休后的生活非常丰富,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看报、看书、看新闻,他的耳朵在战争中受过伤,看《新闻联播》的时候声音播放得特别大,邻居每次到那个时间点儿听到声音就知道爸爸在看新闻了,都非常照顾体谅他。
  父亲非常爱学习,对于孩子的工作要求非常严厉。记得在她参加工作的前一夜,父亲给张莉做了一次深谈,告诉她一定要踏踏实实的,对待工作要全力以赴,对待同事、朋友、同学要心怀坦诚。如今,张莉工作这么多年,也是遵循这个原则,一直坚持下来的。
  “我这一生亏了(幸好)有共产党,我忠心跟着共产党走,让子子孙孙也对党有深厚感情,把它传下去。”张广科说。
  他的一言一行无一不在践行志愿书里的承诺。离休在家也不忘传播革命思想,受他影响,家里两代晚辈十多口人过半都是党员、团员。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时,老人时常教育儿孙们不要忘记历史,要严于律己、追求上进。
  张莉告诉记者,父亲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他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记得前年父亲住院时,曾问她给组织上说了吗?她回答已经跟组织上说了。组织上怎么说的?组织上说让你好好养病。就连每个月交纳党费也是这样,整天问交组织费了吗?她都会耐心回答:“交了,晚不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