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扎堆服役,日本在印太将更活跃

齐鲁晚报     2021年04月03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在刚刚过去的3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先后迎来4艘舰艇服役,包括一艘“宙斯盾”驱逐舰、一艘常规潜艇、一艘测量船和一艘扫雷舰,其中潜艇总数创下二战后的新高。
  整整一个月前,新型“最上”级护卫舰首舰“最上”号3月3日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下水,拉开了日本海自3月份接收新舰艇的序幕。不过,“最上”号护卫舰只是下水,入列服役还要再等一年。
  这是“最上”号的名字第二次出现在日本,上一次以此命名的舰艇是1931年建造的“最上”级重型巡洋舰首舰“最上”号。当年那艘“最上”号在二战期间被改造为航空巡洋舰,后来被美军击沉。
  虽然身为新型“最上”级护卫舰首舰,但“最上”号因在建造期间发生事故导致工期延误,在三井重工玉野造船厂建造的该级护卫舰二号舰“熊野”号先一步于去年11月下水。日本计划建造10艘该级护卫舰。
  日本海自3月服役的第一艘舰艇是“响”级水声测量船三号舰“安艺”号,船长67米、宽约30米,采用双船体设计,标准排水量2900吨。它于3月4日在三井重工玉野造船厂交付入役,部署在日本广岛县的吴基地。
  日本海自上一次入列的水声测量船还是1992年服役的“播磨”号,“安艺”号的服役将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日本海自这方面的短板,使其针对潜艇活动的水下声呐探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扩充。
  3月16日,日本海自新一代“淡田岛”级扫雷舰三号舰“江田岛”号在日本海洋联合公司横滨造船厂交付,也将转入吴基地服役。该级扫雷舰是日本海自第二种使用增强玻璃钢建造的扫雷舰,满载排水量780吨,号称“世界最大的玻璃钢制扫雷舰”。
  3月19日,日本海自迎来一场舰艇服役重头戏——第8艘“宙斯盾”驱逐舰“羽黑”号。它在日本海洋联合公司横滨造船厂交付,是日本最新的“摩耶”级“宙斯盾”舰的二号舰,长170米、宽21米,标准排水量8200吨,将被部署在长崎县的佐世保基地。该级驱逐舰搭载有可与美军舰机实时共享情报信息的“协同作战系统”。
  日本海自另一艘重量级新舰艇是3月24日服役的“苍龙”级柴电潜艇“斗龙”号,它在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交付,是12艘“苍龙”级潜艇的最后一艘,该级潜艇长84米、宽9米多,满载排水量3300吨,由于采用了锂离子电池作为潜航动力源,其潜航时间更长,也更具隐蔽性。
  自2009年3月底“苍龙”级潜艇首舰“苍龙”号服役以来,日本海自以平均每年服役一艘的进度,完成“苍龙”级所有潜艇的列装,成为日本海自潜艇力量的骨干。接下来,作为“苍龙”级的升级版,日本新一代潜艇“大鲸”级首舰“大鲸”号计划明年3月服役,届时日本海自将达到列装22艘潜艇的目标。
  日本海自舰艇数量逐渐到位的同时,其在印太水域的活动也更加活跃。一方面,日本自卫队与美军的互动日趋频繁。自2017年开始为美军护航以来,日本自卫队去年为美军舰机护航次数创新高,多达25次,其中海自舰艇是参与此类行动的主要力量。
  另一方面,以海自为代表,日本自卫队参与多国联合军演的频率和活动范围日益增加。远的不说,去年11月在印度洋举行的美日印澳“马拉巴尔”海上军演,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自2007年以来首次举行四方海上联合军演,也是澳大利亚时隔13年重返该军演。
  今年3月,日本海自派往亚丁湾水域护航的“有明”号驱逐舰,与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瓦尔”号补给舰,以及美国和比利时海军舰船在阿拉伯海举行联合训练。日本海自舰船上一次与法国“戴高乐”号航母进行联合训练,还要追溯到2019年5月在东印度洋水域举行的美日法澳联合演练。
  近年来,包括海自在内,日本自卫队除了与美军保持密切军事互动,还不断加强与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以及印度、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安全和防务合作。3月30日,日本与印尼时隔5年再次举行外长和防长的“2+2”会谈。
  日本海自舰艇扩容,自卫队不断购入、改造和升级装备的基础,则是已连续9年增长的日本防卫预算。去年12月日本内阁会议敲定的2021财年预算案中,防卫预算连续第6年超过5万亿日元,达到创纪录的5.34万亿日元(约合516亿美元),连续7年创新高。
  在美国继续推进“印太战略”的背景下,日本作为其亚太最重要盟国,其战略支点地位和在军事行动上的助力作用进一步凸显,美国逐渐给日本“松绑”的同时,更乐见日本自卫队扮演更多角色,而这与日本近年来显著调整的防卫政策一拍即合。如此一来,日本的“专守防卫”原则成了一句空话,对亚太地区局势将造成负面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