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清明的心愿清单

齐鲁晚报     2021年04月04日
  □马海霞

  清明节前半个月,嘉嘉的婆婆就开始准备给公公扫墓的祭品,公公生前喜欢花,婆婆便去花市买了花,打算栽种在公公墓前;这几天婆婆又开始叠祭祀用的元宝,金的银的叠了一堆。
  一次嘉嘉下班早回家,发现婆婆边叠边落泪:叠座金山银山又有何用,吃苦受累半辈子,盼着儿子结婚了,该享福了,老伴却急吼吼地走了。
  今年大年初三,公公突发心脏病离世,好端端一个人说走就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公公走后,婆婆并未表露出过度悲伤,照常上班下班,打理家务,但假装的坚强总有绷不住的时候,清明还未到,她已经“路断魂”了。
  嘉嘉和公婆相处融洽,但再好的儿媳也不是女儿,婆婆不可能对她吐露心里话,有些悲伤只能窝在心里。嘉嘉让大家帮她出主意,如何让婆婆走出伤痛。
  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时间呀,当然身边亲人的关心也能让对方感觉欣慰。嘉嘉总结了大家的建议,决定扫墓后,带婆婆出去旅游。
  提议被婆婆拒绝了,说没心思出去玩,嘉嘉早想好对策了,对婆婆说:“爸爸生前不是一直想到海边垂钓吗,想吹着海风喝啤酒吃蛤蜊,我们带着爸爸的照片去海边,替他完成这个心愿。”
  嘉嘉这番话,说服了婆婆,决定跟着儿子儿媳去海边自驾游。嘉嘉看婆婆迈出了第一步,又开始策划后面的行动了,打算以后经常带婆婆出去游玩散心。
  父母为了家庭一直在负重前行,把岁月静好留给孩子和未来,殊不知来日方短,所以尽孝需及时。
  嘉嘉的孝心也感染了我,尽孝得有攀比心,父亲去世十多年了,我们兄妹每年都给父亲扫墓,却从未问过母亲,父亲走后这些年,她过得可好。
  一天下班回家,和母亲商量,她有什么愿望是想做没有实现的,母亲说,那可多了去了,她想把菜地旁的路再拓宽一点。这个愿望好实现。追问母亲,有无“诗与远方”之类的愿望,母亲笑着说,她年轻时曾被生产队派去山里建水库,几十年了,不知道水库变成啥样儿了。
  开车去那里用不了一个小时,路程我都计划好了,假期第一天先领母亲去商场买身新衣服,第二天陪母亲进山,重温年轻时战斗过的地方,第三天陪母亲菜地里干活,帮母亲修整道路。
  清明节又称祭祖节、踏青节,是弘扬孝道的传统节日。一边祭祖,一边踏青,不得不佩服古人,一节双关,提醒我们在祭拜追思离世亲人时,莫忘珍惜关爱身边亲人,陪他们踏踏青,共享春日美好时光,这才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