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中的转型之路

宁津健身器材产业

齐鲁晚报     2021年04月30日
  宝德龙年产20万套室内健身康复设备项目。
  山东罗赛罗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迈宝赫年产60万台(套)智能(互联网+)健身器材项目生产区。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德州也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初步建成“富强、活力、幸福、美丽”的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为进一步反映德州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和具体规划,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新德州 新经济”系列专题报道,记者将深入各县市区,重点采访优势行业、典型企业,挖掘经济增长新亮点,探访发展新优势,描绘未来新蓝图。

  
转型是一种自救

  行驶在高速上,即将进入宁津收费站时,一幅宣传健身器材的大型广告牌进入记者的视线,也预告着即将来到一个健身器材的世界。
  宁津县健身器材产业起步于本世纪初,短短20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商用健身器材生产基地。吃苦耐劳肯干的匠人精神、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有“能人”带头等多重因素,让这片土地上的健身器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集群化发展的格局。截至2020年底,宁津县注册的健身器材企业已经达到7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这里占据着全国商用健身器材市场的70%,产品更是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经历了萌芽、稳定增长、快速壮大,“山东省健身器材产业基地”“中国健身器材生产基地”等称号也纷至沓来,2018年,野蛮生长后的健身器材市场趋于缓和,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低、利润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纷纷显露出来。山东宝德龙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路广表示,转型是一种自救。
  其实,具有前瞻眼光的宝德龙早在2017年下半年就提出了向医疗康复设备转型的设想,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作出了立足大健康概念,开发家用产品、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利用“互联网+”等决定,并在2019年下半年迈出了转型升级的第一步。
  然而,转型升级总要经历一些阵痛。
  “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主要是人才和技术上遇到的困难比较大。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新产品、新技术,也没有这方面人才的储备。另外,新产品的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我们都不太熟悉,所以在产品设计之初,困难还是挺大的。”路广说,为此,企业经常派人外出学习交流,参加国内外展会,吸取经验。
  孙永青也表示,没有相关经验、人才储备不足,再加上疫情的冲击,都给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刚复工复产的时候,订单很少,工人们上四天班休息三天。”孙永青告诉记者,宁津县政府对此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包括稳就业、组织企业参加电商、网络的相关培训,牵头帮助企业贷款融资等。
  据了解,宁津县成立健身器材产业办公室,完善产业规划、明确产业方向,引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政府出台了财税和人才政策,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通过引进校企合作、国际专业设计人才等方式,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体育+”的道路

  在2020年12月举行的中国(德州)第三届体育产业交流大会上,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体育产业专家许洪超在对德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建言中提到,要寻求产业边界突破,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好政策、好环境助力产业融合,打通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体育+”和“+体育”跨界产业生态。
  事实证明,“体育+”的道路不仅让宁津县的一些企业在大洗牌中存活了下来,而且迎来了新的春天。
  作为转型成功的例子,宝德龙在“体育+康养”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目前,已取得22项专利,总投资10.8亿元的新产业园项目成功落地,产业园占地面积360亩左右,宝德龙已成为中国江北智能康复较大的生产基地之一。
  “我们生产的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助老、助残的介护类产品,主要帮助老年人、超高龄老年人、失能、半失能等特殊人群,更好的享受生活;另一种是康复产品,是针对机体功能障碍人群的康复训练产品。”在路广的介绍下,记者看到了电动护理床、腿部伸展弯曲机、胸部推举机等产品,还有全球最慢的跑步机——1小时跑50米。
  后疫情时代,健康产业再次迎来增长期,宁津县纷纷推出家用化、轻量化、智能化的健身设备,市场反应良好。处于商用健身器材行业领先地位的迈宝赫,推出了家用跑步机,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八月份。同时,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也在不断改变,“体育+互联网”成为选择。
  以迈宝赫为例,2020年,迈宝赫选择与腾讯云合作,通过腾讯云的云管平台以及分布式控制器、容器化OpenStack等技术,迈宝赫的ERP系统、MES系统、OA系统、售后报修系统、车间设备的物联网等系统,两方的系统深度融合、有机互补,共同组成一个开放、兼容、稳定、可靠的企业级云平台解决方案。云平台集聚了健身器材产业上游原材料配送、中游技术以及下游的健身俱乐部和用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产业链当中,利用云平台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方式,更好的降低企业成本、提升自身的价值,形成具有自主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并重的健身器材品牌。
  另外,迈宝赫通过不断成熟完善以往企业直销、代理商销售、合作贴牌等的销售模式,又通过融合线上线下“O2O”战略打造全渠道零售模式,与京东、天猫合作,还推出了自己的APP——迈宝赫CLUB商城,如今,销售、售后网络已遍布全国主要城市。

未来拼的是科技

  在宁津县,大多数健身器材公司都面临着和宝德龙、迈宝赫公司同样的困境。各企业逆势而上,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实现智能化、跨界化发展。以迈宝赫、宝德龙、大胡子为代表的骨干企业逐步朝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中科院合肥研究所主动健康技术研究院建设为契机,加强主动健康型健身器材产品研发;企业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产品提档升级,以打造全球智能化健身器材生产基地。
  然而,宁津县健身器材产业的转型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婴儿一样,虽然迈出了第一步,但要走好、走稳还需要继续成长。“宁津县健身器材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宁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程军坦言。
  对于未来的发展,宝德龙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路广说,未来要继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更迭升级,持续加大在科技、人才方面的投入,和大学、研究院、医院进一步合作。孙永青同样表示,迈宝赫将立足大健康概念,坚持自主研发、创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要让世界了解健身器材领域的“中国智造”!
  宁津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成表示,要以更实举措推动产业升级,抢抓全省打造“千亿级体育产业集群”战略机遇,大力支持迈宝赫、宝德龙、大胡子等核心龙头企业向家用、医疗康复、户外、竞技、智慧体育等领域拓展,与互联网、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会展等产业融合,形成“体育+康养”“体育+互联网”“体育+服务业”多业并举、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争创“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从健身到健康,对企业而言是机遇,从制造到智造,则是产业的大势和未来。
  4月8日,德州市宁津县经济开发区,春风和煦。
  在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组装课班长王万路正在家用跑步机生产线上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是定岗定位,产量提升了一半,成本节约了,工人们的收入也增加了。”虽然一开始,王万路并不适应这条新的生产线,但如今却是赞不绝口。在他的头顶上方,大屏幕里正轮播着一条条关于零件、产品等的详细信息。
  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孙永青告诉记者,2020年,疫情让整个体育行业都备受冲击,为宁津县健身器材产业的大洗牌加了一副催化剂,与此同时,产业转型升级也按下了加速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