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座钢斜拉桥第一组斜拉索换索成功

全部换索完成后,胜利黄河大桥使用寿命将延长30年

齐鲁晚报     2021年05月13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通讯员 徐汝燕 吴战平

  5月11日凌晨,由中铁十四局三公司承建的胜利黄河大桥维修改造工程第一组斜拉索顺利张拉完成,全部换索完成后大桥将重焕新生,届时,大桥将延长30年使用寿命。
  胜利黄河大桥全长约2.8公里,分为主桥和南北引桥,于1987年10月1日建成,是当时亚洲主桥跨度最长的钢斜拉式大桥。大桥主桥为双塔五孔连续钢斜拉桥,全长682米,拉索布置为双索面扇形多索体系,全桥斜拉索共有88根,索距12米,除离塔最远处拉索为两根外,其余为单根索,每4根为一组,共20组,南北两座主塔各10组。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胜利黄河大桥的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经全面检测,主桥评定为四类桥,引桥评定为五类危桥。
  据了解,为适应周边地区的健康发展,打造黄河下游生态共同体要求,切实改善和消除交通运输安全隐患,2020年11月由中铁十四局集团三公司中标对大桥进行维修改造提升。
  “胜利黄河大桥维修改造核心在主桥,而主桥相关工程中,换索是最关键的点之一。”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胜利黄河大桥目前已服役33年,且原桥已经有成型的稳定受力结构,“对主桥进行换索,稍有不慎将影响原桥受力结构,进而影响这座桥的质量。”该负责人说,“这种情况下,换索只能一组一组进行,而且每一组都要非常谨慎,确保换索完成后和原桥受力结构完全一样,这个换索难度堪比给八旬老人进行开颅手术。”
  为确保换索成功,项目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把脉会诊”。斜拉索更换主要涉及锚头更换、旧索放张、旧索拆除、新索安装、新索张拉五个步骤。该桥换索完成后,大桥将延长30年使用寿命。
  据介绍,此次换索的地点位于北主塔,采用同个桥塔四个索面同一编号斜拉索同时更换的施工方案,张拉时为保证4根拉索索力的同步性,根据监控指令共分为5级,对每级进行细化控制分级,单塔配备4套放张及张拉系统,同一层索号4根旧索同步、分级、对称放张及张拉。
  换索选定经验丰富的监控检测单位配合斜拉索更换施工,换索过程中使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BDS)对塔顶位移、主梁挠度和预应力进行全天候不间断实时监控,动态掌握桥梁各项参数的变化规律,及时反馈隐藏的影响桥梁结构安全的隐患,确保精细化施工。
  该项目负责人称,作为全国首座钢斜拉桥,胜利黄河大桥对当地经济发展、黄河两岸往来等作出了巨大贡献,维修改造完成后,将重新焕发“青春”,有效缓解跨黄河交通压力大的现状,继续发挥连接东营中心城区与利津、河口等北部县区的重要交通干道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