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四大课程 创设四大教育阵地

济阳区志远学校:德育生活化,润物细无声

齐鲁晚报     2021年05月21日
  师生党史大挑战。
  学生参加劳动实践体验。
  师生原创歌曲《齐心武汉》
  宪法日活动
  寻访抗美援朝老党员。
  济阳区志远学校创建于2001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现有68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200多名教职工,70余名生活管理员。自学校成立以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面向全体学生,以“生活、学习、礼仪”为三大主线,秉承文以修身,行以树品的德育理念,从生活出发,把“生活德育”作为突破口,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设“4+4”的德育课程体系,把德育工作融入课堂、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周媛       

德育四大课程
  志远学校自主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红色课程”“生活德育课程”“寻访课程”的德育四大课程。
  1、传统文化课程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课程中,学生溯源中国传统节日,传诵经典诗文、写春联、做月饼,感受其魅力。
  2、红色课程
  独特创新的教学模式,学校建设-党建带团建带队建一体化工作模式,有效发挥学校党员、团员工作优势,能有效地提高团员、队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结合学校九年一贯制教学特点,研发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校本课程。通过每周升旗仪式上的党员思政课堂,进一步壮大党的后备力量。教师、少先队员阅读红色党史书籍,组织读书分享会上,成立“志远红色宣讲团”,讲党史故事,做善美教师(少年),回顾新中国一路走来的坎坷历程,共同讲述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每学期初举行以“红领巾心向党,红色基因代代传”为主题的开学典礼,党、团、队代表共同升起新学期的第一面旗帜,在新学期播撒下第一粒红色种子,红领巾们会在党、团、队的带领下,一心向党,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3、生活德育课程
  学校在注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创建生活德育特色课程,自主开发的生活德育课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在生活中践行道德标准。
  学校自2013年开始积极探索“班级值周、学生自治”的德育管理模式。在值周学生、值周班级的带领下,“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彬彬有礼,欣欣向荣”已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
  4、寻访课程
  学校开发了“寻访善美济阳”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走出去采访、参观、访问、调查等方式,寻访身边生活的变化、感受家乡善美济阳。《小小西瓜成长记》寻访济阳特产富硒西瓜,通过设计西瓜出国路线、西瓜歌谣,把家乡的特产通过一带一路送出国外;《寻访麦收变迁,感受祖国发展》通过探寻麦收的变化,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生活,感受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幸福感满满哒》走进风景优美的黄河健身公园,真切地见证、感受了济阳的迅速发展!《童眼寻非遗》了解济阳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为了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学校队员们探望了抗美援朝老党员和援鄂医护人员。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党史课,队员们明白了,不管是老党员还是年轻党员,在不同的时代都在传承党的初心使命,少先队员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也要接过接力棒,传承红色基因。
德育四大阵地
  志远学校不断拓宽德育育人的主阵地,创新德育教育的实践路径,创设“校园文化阵地”“红领巾阵地”“爱国法治教育基地”“课上+课下相结合德育教育阵地”的德育四大教育阵地。
  (一)校园文化阵地,优化育人环境
  1、优良的校风展风貌:以“志远以成才 行方而思变”为理念,形成了“乐学不穷 笃行不倦”的校风。
  2、完善的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管理:学校健全和完善了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全员育人制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机制、班主任工作考核机制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考核机制,逐步建立和巩固了学校师生良好的行为模式,使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3、精致的文化环境凸显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景观,班级文化,寝室文化,楼道文化,墙壁文化等,创建了和谐美丽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正门主墙上设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时时提醒着师生自觉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养浩然正气、存高远壮志”学校精神气势宏伟;综合楼大厅“忠孝廉耻悌,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浮雕,是学校一直奉行的教育理念;以“二十四孝”为主题的文化墙,用国画和故事的形式生动的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丰富的文化活动创造校园活力:我校成立了艺术类、体育类、学科类、科技类、语言类等30多个社团,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面各有特色,从初级入门,定时开展,专人负责。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艺术“2+1”活动,开展“古诗韵律操、花样篮球、花样跳绳”特色大课间活动。
  (二)红领巾阵地,德育教育的重要窗口
  每周一“国旗下演讲”板块,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传播榜样的力量,传播正能量。红领巾广播站里时事政治、校园活动、爱国主义等内容,使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窗口。
  (三)红色教育长廊,学校里的党史馆
  学校师生共同创作的“建党100周年百米画卷”以及“学百年党史,传红色薪火”为主题的红色走廊文化,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引导广大师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四)爱国法制教育基地,为成长保驾护航
  学校成立了“圆梦新时代·青少年爱国法治教育基地”,基地主要围绕“一厅、一廊、一课堂、六篇章”布局设计,“一厅”即:青少年爱国法治教育基地序厅;“一廊”即:学校综合楼二楼法治玻璃长廊;“一课堂”即:“向阳花开”青少年爱国法治小课堂;“六篇章”即:爱国篇、修德篇、明法篇、预防篇、警示篇、笃行篇。“圆梦新时代·青少年爱国法治教育基地”让学生对法治和爱国有一个更加全新的认识。
  (五)开展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德育活动
  学校以“生活德育化 德育生活化”推进为抓手,开展“课上+课下相结合德育教育阵地”,学期有目标,月月有主题。借助家校合力育人,建起“养机场”,力行“众厨房”,潜心“上书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利用升旗仪式、思政课、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政、语文、音乐、美术等各学科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演讲等活动,课上+课下相结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窗口。
  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学习党史,不仅是回顾历史,更是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校举办了“党史大挑战”“党史大闯关”等活动。青年教师齐聚一堂,进行党史知识大比拼,从党的非凡历程中读懂强党之路,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全员育人,硕果累累
  近年来,志远学校高度重视德育阵地建设,结合“浸润传统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的文化理念,以“弘扬红色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思政、语文、音乐、美术等各学科课堂为渗透点,着力营造“师生精神家园、师生梦想家园、学生成长乐园”的“三园”氛围,达到综合育人的目的,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已连续多年被评为“济阳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济阳区科学发展先进单位”;被评为“济南市文明单位”“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济南市教学示范学校”“济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园”“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并被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实验基地”“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济南市委组织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济南市委统战部新智聚济·党旗红工作示范点”“济阳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基地”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