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委教育工委党校成立

在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举行揭牌仪式

齐鲁晚报     2021年05月21日
2021年5月21日 星期五 编辑:姬生辉 组版:李腾 校对:李从伟
B04
  本报济宁5月20日讯(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刘敏) 5月19日上午,中共济宁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成立暨揭牌仪式在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举行。济宁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广立,济宁市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朱磊,济宁市委党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袁杰,济宁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李长领出席揭牌仪式。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运太,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徐乃香,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党员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和部分学生代表近300人参加仪式。仪式由济宁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宫玉新主持。
  袁杰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共济宁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的通知》。高广立,朱磊同志共同为市委教育工委党校揭牌并合影留念。
  中共济宁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把党校设在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体现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委教育局工委、市教育局党组对学校工作的肯定和认可,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理论素养,提高能力水平,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凝心聚力,加快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职教新高地建设。
曲阜师范大学 ESI全球前1%学科增至5个
红色基因 代代传
  近日,济宁市实验初中任贤校区开展了“演绎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经过紧锣密鼓地排练,小演员们自信地走上舞台,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课本剧表演。此次课本剧表演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们在演绎中激发读书热情,让书香飘满校园,更令所有师生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闫妍 宋哲 张建东 摄
  本报济宁5月20日讯(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臧付伟) 5月13日,科睿唯安发布最新ESI统计数据,曲阜师范大学材料科学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曲阜师范大学共有工程学、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ESI全称为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是一个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的深度分析型研究工具,是当今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ESI排名前1%的学科一般被视为国际高水平学科。
  近年来,曲阜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专门出台《曲阜师范大学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坚持“整体规划、分层建设、重点支持、全面推进”的原则,按照山东省立项建设一流学科、学校高峰学科和高原学科分别进行建设。为统筹推进学科发展,学校先后成立“工程学科研究中心”“数学学科研究中心”“化学学科研究中心”“材料科学学科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学科研究中心”,对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以及研究生招生等方面大力扶持,厚积发展动能,实现重点突破。
  我的
驻村
故事
金乡县教体局驻化雨镇牌坊庄村第一书记李长浩 村庄更强、村民致富是最大愿景
  我是金乡县教育和体育局驻化雨镇牌坊庄村第一书记李长浩,2019年7月,组织选派我到化雨镇牌坊庄村任第一书记。两年的驻村工作即将结束,我和工作组成员最大的收获,是通过和村干部、村民们共同的努力,村庄变得更强了,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发动蔬菜大棚种植
 村民腰包鼓起来

  经了解,牌坊庄村共107户、372口人,有耕地709亩,典型的人少地多,但是农田地质大部分为盐碱地,村民种植的棉花、大蒜较其他村产量低三分之一之多,部分村民意识到调整种植结构的问题,开始试种适合盐碱地种植的地瓜、大棚芹菜、辣椒等经济作物,并且开始有了收益。
  我和工作组成员商量,这应该是我们工作的切入口之一。我们要借势引导群众向大棚蔬菜,特别是已有些经验的大棚芹菜、辣椒、地瓜转型,增加群众收入。想好了就要干。我们组织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大家一直认为种可以,担心的是卖的问题、价格的问题,投入后收益多少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们担心的问题。
  问题有了就要想法解决。针对蔬菜销售问题,我们想到了鲁西南最大的农产品物流企业——金乡凯盛集团,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对接,企业老总同意牌坊庄的蔬菜畅销时随行就市,滞销时由凯盛集团高于市场价包收。这下我们吃了定心丸,群众也没有了后顾之忧,确保村民种植的蔬菜高价销售。
  2019年村内大棚面积不足100亩,现在增加到400多亩,这两年我们慢慢形成了规模,蔬菜批发商都到村里来拉菜,芹菜卖到两元一斤、辣椒卖到5元一斤,地瓜接近2元一斤。群众心里有底了,种的也多价格也好,腰包越来越鼓了。村民李进立小两口四个大棚8亩地,去年一年的收入到城里买套房还得有剩余。
 建成农产品交易中心
 壮大村集体经济

  村民们发家致富了,我们的下个目标是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此,我带领工作组成员在召集村干部多次研讨论证的同时,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研和走访。
  在与一位老党员聊天时给了我们思路,村南有一条公路穿过,是镇与镇之间的道路,车流量也不小,蔬菜收获期村民都在路边卖菜装车,存在不小的安全问题。如果能建设一处群众卖菜的场地,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正好,我们前期对接的一家农资销售企业也有租赁储存的需求。有了这种想法,我们就与村委成员商量,征求群众意见,最后确定建设村级农产品交易中心,在蔬菜收获期进行蔬菜交易,平时对外租赁储存农资,集体经济来源为租赁收入。
  通过选址、设计、预算约35万元,资金怎么来?找组织、找领导,最后县下派办帮助协调财政资金10万元,我们找单位领导帮助协调资金10万元,再加上村集体原有的资金,资金问题总算解决了。从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完成了项目的论证、选址、规划设计、资金筹集、招投标、建设验收,顺利投入使用。项目投入使用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方便群众销售大棚蔬菜的同时,采取对外租赁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2020年完成村集体收入10.01万元,圆满完成村集体增收任务。
 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提升村民幸福感

  除了增加群众、村集体收入,在其他方面我们也是积极做好工作。譬如,在党建、充分发挥支部作用、扶贫攻坚、提升村庄环境等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积极推进村级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正常化,充分发挥支部引领,确保村支部充分发挥作用,2020年成功创建五星级党支部。疫情防控期间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落实防控措施,与工作组成员一起个人捐款2700元。争取资金7万元建设的党建文化示范街完成基本建设。协调资金2万元购置苗木,对村内道路两旁及坑塘进行补栽绿化。多方协调,完成3户贫困户庭院路面硬化,改善困难群众出行环境。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庆七一”慰问老党员活动,为老党员送去党的关怀与温暖。
  特别是针对蔬菜种植收获期集中,群众顾不上吃饭的问题,我们倡导建立村民互助小组,村民根据自家情况自主结合组成互助小组,采取小集体作业,种的时候挨家种,收的时候挨家收,平时管理分散管理,种收到谁家的时候谁做大锅饭,集体就餐。所以,一到种植或收获的时候,大棚内一般都是10来个人欢笑声一片,成了我们牌坊庄的一道风景线。
  李长浩(右三)与村民共商共计,制定村庄发展蓝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