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6·18

伊朗大选保守派卷土重来?

齐鲁晚报     2021年05月22日
  2020年1月6日,伊朗高层在德黑兰参加苏莱曼尼的葬礼。前排左起依次是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时任议长拉里贾尼、总统鲁哈尼、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司法总监莱希和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新任指挥官卡尼。 新华社发
  随着为期5天的总统候选人报名登记15日结束,四年一次的伊朗总统选举大幕徐徐拉开。目前,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正在对本次共计592名报名人选进行资格审查,选举日就在6月18日。
  现任总统、改革派代表人物鲁哈尼已连任两届,即将卸任。被压抑了8年的保守派嗅到了卷土重来的机会,已经报名的现任司法总监莱希、前议长拉里贾尼这两大保守派代表人物眼下呼声最高。
  当美伊重返伊核协议谈判紧锣密鼓进行之际,其结果将极大影响改革派阵营的选情。反过来,伊朗大选结果也将影响伊核问题乃至核协议本身的命运。面对保守派反扑,改革派并未坐以待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两大热门人选
  5月15日,为期5天的总统候选人报名登记结束,今年共有592人报名参选。不过,报名登记之后,还有一个筛选的过程。负责这项工作的是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对592名报名参选者进行资格审查,并公布候选人名单。
  曾在2005年至2013年连任两届的伊朗前总统内贾德,就在上届大选前被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认定没有资格参选。今年,内贾德重出江湖,在登记开启第二天就报名参选。
  作为强硬保守派的重要人物,内贾德执政时期,伊朗对外政策强硬,尤其在核计划推进和谈判方面,彼时伊朗与西方国家关系较为紧张。尽管内贾德很高调,但现阶段伊朗强硬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另有其人,即现任司法总监莱希和前议长阿里·拉里贾尼,两人均已报名参选。
  无论这次内贾德能否获得参选资格,他的致命缺点是,与掌握伊朗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关系不好。相比之下,莱希是哈梅内伊的学生和忠实追随者,备受器重。
  莱希1980年代初进入伊朗司法系统,1980年代末哈梅内伊担任最高领袖后,莱希进入仕途加速期,并于2014年当上司法部长。2016年,哈梅内伊任命莱希为伊玛目·礼萨慈善基金会主管,他由此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建立起密切关系。2017年大选,莱希首次竞选总统。然而,鲁哈尼凭借达成伊核协议、国际社会解除部分制裁而成功连任,莱希获得约38%的选票。败选后的他更加高调,并在2019年被哈梅内伊任命为司法总监,成为司法领域最高官员,近年来通过反腐积累了不少人气。
  莱希等强硬保守派反对伊核协议,认为这是对西方示弱,损害了伊朗的核利用权利和国家安全。但当年伊核协议达成后,得到了时任伊朗议长阿里·拉里贾尼的支持,并获得议会批准,鲁哈尼对此大加赞赏。相较于立场主张带有民粹意味的强硬保守派,阿里·拉里贾尼强硬之余也很务实,属于温和保守派,并与鲁哈尼为首的改革派结成了某种合作关系。
  阿里·拉里贾尼曾在2005年至2008年担任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以及首席核谈判代表,从2008年起担任议长12年。去年卸任后,阿里·拉里贾尼被哈梅内伊任命为最高领袖顾问。
  值得注意的是,莱希获任司法总监之前,担任这一要职的人是萨迪克·拉里贾尼——阿里·拉里贾尼的弟弟。萨迪克·拉里贾尼后来被哈梅内伊任命为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负责为最高领袖制定国家大政方针出谋划策,协助最高领袖监督、实施各项大政方针,可谓位高权重。
  拉里贾尼家族不仅与哈梅内伊关系密切,也是伊朗政坛的名门世家,拉里贾尼兄弟5人都在伊朗政府任职。其中,除了阿里·拉里贾尼和萨迪克·拉里贾尼,贾瓦德·拉里贾尼现任最高领袖高级外交顾问兼司法副总监。因而,阿里·拉里贾尼竞选总统拥有巨大政治优势。
保守派势头猛
  与保守派竞选阵营“群星璀璨”相比,改革派这边可以撑门面的人物大概只有现任第一副总统贾汉吉里。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将本届总统选举候选人的年龄限制在40岁至75岁之间,并要求其有至少4年以上政府高层从政经历。
  根据伊朗宪法,议会为最高立法机构。为保证议会决议不违背伊斯兰教义和宪法原则,宪法还规定成立宪法监护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80年7月正式成立,12名成员任期6年,其中6人是由最高领袖直接任命的宗教专家,另外6人是由最高司法委员会提名并经议会确认的法学家,这是一个具有相当权力的机构。
  宪法监护委员会的做法招致现任总统鲁哈尼的不满,他认为修改规则的权力在议会,并经由总统批准才行。另外,他认为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此举的目的是为限制改革派人士参选。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称,受新标准影响,伊朗信息和通信技术部长贾赫鲁米、前内政部副部长塔扎德等多名改革派人士被拒之门外。但有报道称,新标准得到了大约200名议员的支持。
  在总统选举前,伊朗议会已经先“变天”了。去年2月,伊朗举行议会选举,保守派一举赢得总共290个议席中的200席,除去独立人士,改革派所获席位数大幅缩水。2016年议会选举后,改革派和温和保守派总共拥有133席,对掌握125席的强硬保守派形成微弱优势。
  去年议会选举后,仅首都德黑兰,30名得票领先的议员候选人都是强硬保守派,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前空军司令、德黑兰前市长卡利巴夫领导。后者在那次选举中接替阿里·拉里贾尼,当选议长。作为强硬保守派代表人物之一,卡利巴夫曾三次参选总统,2017年大选前他主动退选支持莱希。今年,卡利巴夫再次公开支持莱希竞选总统。
  此外,革命卫队前总司令、现任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秘书雷扎伊,革命卫队建设兵团前指挥官穆罕默德,前国防部长、最高领袖军事顾问德汉等人,今年也报名参选总统。
  军方背景的卡利巴夫掌舵议会后,多位前军方高官又参选总统,无论是否通过资格审查,这都是伊朗政局偏向保守的信号。去年改革派输掉议会选举,最主要原因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追加对伊制裁,以及国际油价大跌令伊朗经济雪上加霜,而强硬保守派和革命卫队恰恰反对伊核协议。
  上个月,一段采访音频资料被曝光,伊朗外长扎里夫被爆抱怨革命卫队下属负责海外事务的“圣城旅”前指挥官苏莱曼尼操控伊朗外交,后者已在去年1月初遭美军空袭身亡。再加上2019年的那次扎里夫辞职风波,鲁哈尼政府与势力强大的革命卫队之间,围绕伊朗外交方向和核立场的矛盾暴露无遗。而去年2月议会选举后,鲁哈尼政府与保守派主导的议会之间裂痕也不断加深。
核协议的命运
  在如何处理与美国关系上,改革派与强硬保守派矛盾尖锐,再加上伊核协议问题,双方分歧进一步加深。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鲁哈尼政府在2019年5月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并在接下来约8个月时间里,先后分5个阶段在提升浓缩铀丰度、重启离心机数量等核活动方面采取行动,报复美国退约和追加制裁。
  去年1月初,最后一个阶段的报复活动启动之际,在伊朗国内拥有巨大影响力和苏莱曼尼在伊拉克巴格达遭美军“定点清除”,导致美伊关系迅速升级,伊朗不久后展开报复行动,导弹袭击美军驻伊拉克基地。
  去年11月,伊朗首席核物理学家法赫里扎德遇刺身亡,作为报复,伊朗议会去年12月通过《反制裁战略法案》,据此伊朗于今年1月初将铀浓缩丰度从3.67%提升至20%。
  拜登政府上台后,表态愿意重返伊核协议,为了给彼此留一个机会,鲁哈尼政府在今年2月21日与到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达成一项有效期3个月的临时协议,伊朗继续允许联合国核查人员进入伊方核设施。
  该协议遭到伊朗议会强烈反对。2月22日,伊朗议会以221票赞成、6票反对的结果通过决议,认为鲁哈尼政府与IAEA达成的协议违反了《反战略制裁法案》,谴责鲁哈尼同意政府与IAEA达成协议,并要求对其进行起诉。
  当天,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表示,《反制裁战略法案》应该被严格执行。但他同时呼吁政府和议会在这一问题上的保持一致立场。对此,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分析认为,伊朗温和派政府和强硬派议会之间出现了多年来最大的裂痕。
  在强硬保守派起势、总统选举临近之际,4月6日开始的伊核问题维也纳谈判也更加紧迫。过去一个多月里,伊朗和美国之间进行了多轮间接谈判,近期美伊双方均释放出积极信号。
  据伊朗媒体报道,鲁哈尼20日表示,维也纳谈判已取得“重大成果”,达成“主要共识”。他说,谈判各方都同意取消在石油、运输等领域对伊朗的重大制裁。此前,欧盟对外行动署副秘书长莫拉19日表示,很确信维也纳谈判各方即将达成最终协议。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乌里扬诺夫19日称,希望下周举行的会谈将是最后一轮谈判。
  维也纳谈判是在跟伊朗大选“赛跑”,如果近期各方达成最终协议,美伊重新履约、对伊制裁松绑,既可以让鲁哈尼带着这份政治遗产从容卸任,也将成为改革派阵营出征大选的一剂强心针,有助于改革派和温和保守派继续保持合作关系。
  如果这场“赛跑”再持续一段时间,或者途中因偶发事件突生变数,则正中强硬保守派的下怀,伊朗大选的天平将进一步向不利于改革派的方向倾斜。而谈判拖得越久,伊朗大选对核谈判的反作用也将越大。一旦强硬保守派最终上台,或将彻底改变美伊关系的发展路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