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停火,然后呢

 以色列仍将对哈马斯实行“草坪修剪”战略

齐鲁晚报     2021年05月22日
  5月21日,人们在加沙城参加庆祝活动。  新华社发
  5月20日,以色列阿什凯隆,人们接到火箭弹袭击警报后就地躲避。 新华社发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当地时间20日晚证实,哈马斯已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双方将于当地时间21日2时开始停火。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说,以安全内阁当晚一致同意接受埃及斡旋的停火协议。然而,在停火生效前,双方仍在互相攻击,一份停火协议能够换来地区和平吗?

  宣布停火后仍在攻击
  哈马斯发言人卡西姆20日晚说,埃及调解人已告知哈马斯最高领导人哈尼亚,停火将于当地时间21日2时开始。哈尼亚在加沙地带的媒体顾问努诺说,停火将“相互同时”进行。只要以色列遵守停火协议,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就会遵守停火协议。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20日晚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安全内阁一致同意接受埃及斡旋的停火协议。以政府新闻发言人接受采访时说,以安全内阁已授权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国防部长甘茨同埃及方面确定停火协议生效时间。以媒体报道说,停火协议将于当地时间21日2时生效。
  然而,在以色列宣布停火后的几分钟内,靠近加沙地带的以色列城镇仍警报声大作,表明哈马斯仍在继续发射火箭弹。以色列官员谨慎地表示,“(空袭)行动是否继续,取决于地面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巴勒斯坦媒体报道称,以色列战斗机仍在轰炸加沙地带。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0日与安全内阁会面,审查军方对哈马斯的打击力度,包括摧毁地道、存放火箭弹和发射器的弹药库等情况。他和以方官员此前坚称,在确保以色列民众获得安全和安宁之前,对加沙地带的轰炸仍将继续。
  5月10日以来,以色列与加沙地带武装组织之间爆发严重冲突。巴以双方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日晚,冲突已致以方12人死亡、300余人受伤,巴方有232人死亡、1900余人受伤。
  巴以冲突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0日表示,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应尽其所能使巴以冲突各方悬崖勒马,冲突必须立即停止。
加沙难民超过7万人
  停火协议生效后,加沙地带民众自冲突爆发以来第一次在夜间走出家门。有人在阳台上吹口哨,有人向空中开枪庆祝。美联社报道称,预计在21日晚些时候,加沙地带将举行更多集会。
  据法国24小时电视台报道,以色列和哈马斯都声称从战斗中获得了巨大收益。以色列国防部长甘茨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表示,对加沙地带的进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军事成果”;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发言人乌拜达则在电视讲话中说:“我们得以羞辱敌人及其脆弱的实体和野蛮的军队。”
  连日来,数万加沙地带民众为了躲避炮火逃离家园、流离失所,有些人躲入联合国机构下辖的学校,有些人逃到亲戚朋友寄居。
  35岁的伊亚德带着妻子希芭和三个孩子原本住在加沙城东部。跟许多流离失所的家庭一样,伊亚德一家人徒步数公里,好不容易走到加沙城中心。“那里很危险,轰炸几乎没有停止过,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伤。”他说。2014年加沙战争期间,伊亚德周围有数十人死亡,其中有他的几个亲戚。
  在逃难路上,伊亚德的女儿吓坏了。妻子希芭愤愤不平地说:“以色列的所作所为导致加沙地带居民流离失所。战争必须停止,对无辜平民的杀戮必须停止。”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驻加沙办事处官员说,因战火而逃难的加沙地带民众超过7万,其中4.7万人在加沙地带由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开办的58所学校里避难,另有2万多人寄宿在亲戚和朋友家。在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努力下,学校给这些加沙人提供了暂时栖身的避难所,却难以让他们过上正常生活。逃难家庭面临着饮用水和食物短缺,卫生和医疗条件也相当有限。
埃及出力,美国邀功
  20日当天,埃及重申了自己作为中东地区不可或缺的调停人的地位。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埃及一直在努力提供一个双方都能达成一致的框架。目前尚不清楚停火协议的条款,但此次成功调停会增强埃及的外交信誉。
  据埃及媒体报道,埃及还将派出两个代表团前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以确保停火协议得以执行。埃及与以色列和加沙地带接壤,自2005年以色列从加沙撤军、2007年哈马斯控制该地区以来,埃及一直是该地区的一个关键角色。
  当天晚些时候,美国总统拜登首次就巴以局势发表公开演讲,强调美国对巴以局势降温的作用。但美国此前曾4次阻止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冲突问题发表联合声明。
  据美联社报道,拜登赞扬埃及政府在斡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表示他和白宫高级助手正“逐小时”地努力阻止流血事件的发生。拜登说,“美国政府将继续开展低调、无间断的外交斡旋。”美国国务院表示,国务卿布林肯计划在未来几天访问中东,会见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其他地区国家领导人,讨论重建工作。
  拜登在当天的讲话中重申,在面临哈马斯和其他加沙地带武装分子的火箭弹袭击时,美国充分支持以色列捍卫其自卫权。据悉,在冲突爆发的11天内,拜登与内塔尼亚胡进行了6次通话。
双方达成预期目标
  宣布停火后,哈马斯与以色列均称己方取得了胜利。分析人士指出,双方此次大打出手有多重考量,政治动机大于军事动机,在各自达到预期目标后便选择“收手”。
  巴勒斯坦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通过对哈马斯人员与基础设施等进行持续而猛烈的轰炸,达到了削弱哈马斯军事实力的目的。在双方交火约一周后,哈马斯已有意结束冲突,但当时以色列尚无意停手。以色列政治评论员哈雷尔表示,以色列政府也已认识到,与加沙地带冲突相比,该国当前面临的更大威胁是国内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混居城镇愈演愈烈的族群间暴力冲突。
  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问题专家马晓霖教授指出,以色列与哈马斯通过在此次冲突中展现出维护民族权益的强势姿态,可以在各自的内部选举中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以色列政治评论员伊萨查罗夫称,此次冲突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地位更加稳固,也让哈马斯在阿拉伯世界和巴勒斯坦人中获得更多认可。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认为,从以色列来讲,总理内塔尼亚胡借着此轮冲突带领右翼集团成功突围。以色列民族情绪因战事被点燃,中左翼力量组阁遇阻,内塔尼亚胡有望抓住2年内第5次大选的机会捍卫总理宝座。从哈马斯来看,遭受以军多番炮轰后,军事领导层伤亡惨重,核心基础设施被毁,已经没有了对抗的实力。“哈马斯想在未来巴勒斯坦大选中击败法塔赫。通过此战,它聚敛了人气,获得巴勒斯坦人的空前支持,目标也已达成。”丁隆说。
仍会在老路上挣扎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战火暂歇,但停火能持续多久、双方下一次大规模冲突又将何时发生,仍有待观察。鉴于巴以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长远来看双方仍会在打打停停的“老路”上挣扎。
  马晓霖表示,经过这次冲突,哈马斯方面的弹药库存消耗殆尽,内塔尼亚胡则需重新评估自身在议会选举中的形势,为可能在两年内举行的第五次议会选举做准备,未来一段时间巴以双方或将把各自的重心转至内政方面,短期内再次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概率不高。伊萨查罗夫则认为,当前仍难判断停火将持续多久,“甚至可能只持续几个月的时间”。
  加沙乌玛大学政治学教授阿米尔认为,不论是哈马斯对加沙地带的控制,还是以色列对其的封锁都不会结束,以色列仍将继续对哈马斯实行“草坪修剪”战略,即一旦认为哈马斯势力“疯长”,以色列就会出手“修剪”。以色列政治评论员塞顿表示,巴以之间并未达成协定,多重矛盾仍在,相同的故事仍然会上演,“不同的唯有在战争中遇难者的名字”。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上观新闻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