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话高招·云游大学”走进山东农业大学

省属高校“排头兵”,定义人生新高度

齐鲁晚报     2021年05月24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实习生 刘向卓
技术支撑 谢伟伟 张顺智  
  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招办主任宋伟(右二)在向老徐介绍学校情况。
  最近,一条社会新闻备受社会关注:山东农业大学近4年一共有148个宿舍的同学都考上了研究生。新闻背后蕴藏着这所学校怎样的人才培养实力?5月22日9:00,在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招办主任宋伟的陪同下,老徐带着大家“云游”山东农业大学,一探究竟。
  学风浓厚,筑造“考研神话”
  山东农业大学始建于1906年创办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至今已经有了115年的办学历史,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泰山脚下,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
  学校目前有19个学院学科,涵盖了农、理、工、管、经、文、法、艺术8大学科门类。设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基本覆盖了全部专业。
  山东农业大学2020届毕业生共有390余人保研成功,其中保研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这些“双一流”大学有247人,20余人保研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科研院所。而从2018年到2021年四年时间里,有148个宿舍考上研究生,这个规模和数量令人称奇。这其中是否有成功秘诀?
  宋伟表示,学校十分重视学风建设,采取很多措施助力学生考研“上岸”,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大赛,根据学习情况对同学给予表彰和警示,设置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建立宿舍文化,营造宿舍的学习氛围,设置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学校还专门为考研学子留出考研教室,供他们学习和交流。  关于山东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实力,还有一个数据不容忽视: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印象初、朱兆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山仑、于振文、李玉、李培武,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唐克丽,欧洲科学院院士时玉舫10位院士。这在山东省属高校中遥遥领先。
名校“血统”,科研实力雄厚
  走进山东农业大学校史馆,老徐了解到了山东农业大学的另一面——除历史厚重之外,还具有名校“血统”:1952年9月,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山东省立农学院与当时的山东大学农学院合并,同时调入齐鲁大学农业专科、金陵大学园艺系、南京大学园艺系果树组,组成了新的山东农学院。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
  行走在山东农业大学校园,各级各类科研平台随处可见。其中的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是山东省属高校中唯一一座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彬彬老师告诉老徐,“从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始,我们就确立了三个研究方向,就是作物生理生态、作物种子创新和作物分子生物学,主要针对咱们国家以及黄海区域,主要是黄海区域的粮食主产区和果蔬主产区生产中存在的栽培育种,以及从更精细的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上存在的问题开展合作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的学术创新及研究提供了充分条件。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进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习,跟导师做相关课题研究。老徐经采访发现,山东农业大学许多保研、考研成功的学生本科期间就有过跟着导师在实验室学习实践的经历。这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极大助力。
实施大类招生培养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宋伟表示:“新高考改革既带来了挑战,也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山东农业大学以新高考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改革,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学科专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
  一是围绕新高考改革,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做强优势特色专业,加大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力度,结合新农科建设需求,近年来增设8个新兴专业,停招13个专业。
  二是实施大类招生改革。针对新高考改革要求,2019年,学校修订专业大类培养方案,制定大类分流及二次选择专业实施方案。
  三是建设“新农科实验班”,创新“新农科”人才培养机制。结合新农科建设要求,学校依托办学优势,建立了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林学三个新农科实验班,自2020年开始在山东省提前批招生。这3个新农科实验班培养的是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培养创新型、拔尖型高素质后备人才。
  四是依托齐鲁学堂,创新卓越农林拔尖人才培养。学校成立跨学科拔尖型人才教学机构“齐鲁学堂”,选拔在专业领域有特殊兴趣和突出才能的学生,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采取一对一导师制,按照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支持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国际视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