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招工难并存,如何破解?

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就业促进工作,22部门负责人参加应询

齐鲁晚报     2021年05月27日
  山东作为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大省,解决好就业问题责任重大。5月26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全省就业促进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并全程进行现场直播。22个部门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应询,在两个小时里,11名常委会组成人员接连抛出问题,无论是询问人还是应询人没有官话套话,直指关键问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保企业用工专项服务
化解结构性矛盾

  “在执法检查中我们发现,我省既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在一些地方,企业又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的现象,请问在解决‘招工难’‘用工荒’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光峰率先发问。
  省人社厅副厅长夏鲁青应询说,山东人口总量大,存在有人不能就业的问题,同时也有非常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就是说,我们很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特别是招不到需要的技能性员工”。
  面对这两大矛盾,今年以来省人社厅联合省直相关部门组织了一场保企业用工的专项服务行动,内部称之为“363行动计划”。
  夏鲁青解释说,第一个“3”是列了3个清单,把企业缺工情况、市场供给能力情况了解清楚,建立企业用工专员,专门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用工的问题。
  “6”是实施“六大行动”“六个一批”,实现市场就业一批,组织东西劳务协作、培训一批、实习实训一批、劳务外包、搭建用工调剂平台,把富裕的用工输入缺工企业。
  第二个“3”围绕长效机制建立三个机制,即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人力资源技能培训机制,还有为企业员工搭建良好的服务空间、维权空间。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农村委主任委员苏建华提问认为,招工难和就业难“两难并存”,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高校的学科设置、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错位。
  省教育厅副厅长戴龙成应询说,“十三五”期间,山东新增专业603个,撤销停招或者是限制专业招生659个。设置了专业建设负面清单,推进专业分类拨款定额改革,通过停撤与新增等量置换等方式,推动省属高校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升。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重点建设首批支持的20所应用型重点本科大学,启动实施第二批支持遴选工作。加快专业调整和优化,做好省级一流专业的遴选工作和国家级一流专业的遴选推荐工作,建立专业建设水平监测机制,包括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年度对全省学科建设进行评估,根据结果进行调整优化。实施山东省产业学院建设计划,建设一批跨学科、跨专业的产业学院,实现工厂建到校园里,课堂搬到车间里,专业长在产业上,努力培养出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如何处理淘汰落后产能
与稳就业保就业关系

  在专题询问现场,职工安置和再就业问题引人关注。
  “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中,我省是如何处理淘汰落后产能与稳就业保就业关系的?”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主任委员陈迪桂的一个询问,直指企业职工切身利益。
  省发改委副主任孙来斌应询说,2018年开始实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今明两年是五年取得突破的关键时期。我们采取“三个坚决”,其中一个“坚决”就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坚持“一企一策”“一区一策”。
  “比如说,对企业的就业服务培训围绕着企业人员的转岗、退岗,包括各种社会养老关系接续等工作,要精准地服务。另外我们还要求企业,特别是新上项目要优先安排产能过剩企业的待岗职工。对关停企业产能置换的收益,包括政府性补贴,优先用于安置职工。”
  省工信厅副厅长安文建补充应询说,在推进产能置换和压减中,工信厅将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为重要工作目标来对待,采取同步实施、政策倾斜、强化引导三项举措,从而确保淘汰落后产能稳步实施,就业也实现稳定增长。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田兴松询问,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如何落实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问题。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姚云辉应询说,通过优化执法方式,减少执法频次,为守法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源头防范农民工欠薪问题

  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也备受关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邢乐成的询问聚焦保障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以及提高建筑领域农民工技能方面。
  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应询说,目前我省建立了“一书两金一卡”制度,加大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调处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有诉必接,有接必办,去年为8.5万农民工讨回了17.61亿工资报酬。
  加强建筑市场的监管,对违法发包、转包、分包、资质挂靠的违法行为零容忍,从严从快查处,从源头上防范欠薪案件的发生。充分利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一旦发生拖欠,部门之间开展联合执法,确保农民工工资能够有效地得到保障。
  同时,加大职工技能的专业培训。每年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素质大提高的技能竞赛,有效提高农民工素质。
  王玉志表示,下一步将落实好实名制管理、工资专用账户、总包代发等制度。抓监管促规范,把市场不规范的行为彻底消灭掉。抓培训提素质,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建筑工人培训体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