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

跨国公司在中国能得到更好发展

齐鲁晚报     2021年05月27日
  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见证和参与了中国40多年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在受益于中国发展的同时,也在为培育新兴本土企业赋能。
  在2021年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办前夕,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到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他评价道,中国政府对跨国公司是非常友善的,一方面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想外资所想,急外资所急,让外资能够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吴浩 荆新年
实习生 李林娜

跨国公司是改革开放
的深度参与者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是带有论坛性质的峰会,是跨国公司和中国互动的良好时机,同时也是中国积极参与推动世界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平台。
  赵忠秀介绍,全球的跨国公司约8万家,一个大的跨国公司,它的二级三级附属机构会多达七八百家,分布在世界各地,这些公司便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这意味着,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构成了世界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
  “我们知道全球90%的技术贸易是在跨国公司内部完成的,60%的货物贸易是由跨国公司来推动的。”赵忠秀说,无论是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还是在利用各种经济技术资源方面,跨国公司都展示了对世界经济发展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点,也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印证。
  赵忠秀介绍,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很多跨国企业愿意在中国进一步增加投资,中国市场也为它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也培育了一些中国新兴企业,它们在干中学,在和跨国公司合作乃至竞争的过程中也增长了自己的实力。“现在全球500强企业里面,中国的上榜企业是越来越多了,这也是互利共赢的结果。”
  从过往来看,跨国公司和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是密切相关的,跨国公司不仅充分发掘了中国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产业的发展。
从中国工厂到中国创造
更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跨国公司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在全球的运行,要么接近市场,要么能够更好地组织科技研发资源,要么更靠近好的生产基地,它形成的是一个全球网络。
  赵忠秀说,跨国公司到中国来,它既看到了中国市场巨大的吸引力和生产配套能力,也为了充分利用中国的科技资源、工程师资源。所以,跨国公司往往能够很好地管理它的全球价值链,控制好它的节点企业,把一些不需要用股权控制的环节外放出去,但是外放的节点脱离不了网络。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也融入甚至深度嵌入了全球价值链的体系里面,可能有的被固定在某个环节。
  “从中国工厂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在这一进程中也将不断促进中国企业产业链、价值链的升级。”赵忠秀说,中国企业要注意补短板,锻造公司的长项、长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以便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
要争取更多跨国公司来投资
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赋能

  山东是中国发展的缩影,是中国发展的样板。新旧动能转换是国家赋予山东的使命。山东十强产业既有现代科技先进制造,又有为传统产业的创新赋能。赵忠秀说,从这一方面来说,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在这些领域都有很多资源,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我觉得山东产业发展要和跨国公司紧密结合,争取更多的跨国公司到山东来增加投资,为山东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赋能”。
  他建议,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山东都应该更加开放,突破地域限制。“用好山东的制造资源,服务东北亚地区和一带一路,乃至整个世界,这也是峰会给山东带来的机遇。”
  从目前来看,山东各市非常重视这次峰会,也在积极和跨国公司进行点对点的对接。在赵忠秀看来,最能够展示当地实力的就是营商环境。
  赵忠秀总结道,除了要向世界展示山东良好的产业基础,还要展示优良的营商环境以及干事创业的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