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烟台亮实招

近年来首个振兴县域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振兴县(区)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齐鲁晚报     2021年05月28日
  本报烟台5月27日讯(记者 梁莹莹) 记者从27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县域经济相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提出要强化县域经济对打造“四个城市”、建设现代化强市的支撑作用。5月12日,烟台市召开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正式出台《振兴县(区)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这是烟台市近年来首个振兴县域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按照“一县一园一业一平台”的发展思路,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百舸争流、协调联动、全面振兴的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烟台市尽快跨入“万亿俱乐部”,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奠定坚实基础。该方案主要包括10个方面共45条内容。
高点定位确立奋斗目标
  《方案》从两个维度对各区市提出奋斗目标:明确了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两个明显提升”;二是明确了全国百强县(市辖区)综合排名和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两个赶超进位”。这些目标,都要求各区市在既定增长速度的基础上略有提升,同时明确提出了各区市每年进度安排。
因地制宜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按照“六个一”的推进模式,提出了各区市聚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具体措施,明确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具体任务。各区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并不求全求多,而是考虑基础和条件,相对聚焦,一般是2个左右,最多的也不超过5个。重点是聚焦绿色化工、黄金、汽车、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强链”“延链”;聚焦生物医药、海工装备、核电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育种等新兴产业,实施“建链”“补链”。
  对空天信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产业等未来产业进行超前布局。同时,围绕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在建立产业联盟、设立产业基金和强化平台载体支撑提出了具体措施。
集中资源打造特色园区
  按照“一县一园一业一平台”的思路,对四个国家级园区、四个国别园区、八个省级开发区、六个省级化工园区、四个特色园区等26个开放园区、工业园区一一明确了转型方向和突破重点,提出市级要统筹资源,重点扶持裕龙石化产业园和临空经济示范区、东方航天港产业园、风电母港产业园、医药健康产业园四个特色园区。要求各区市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打造自己的重点产业园区,形成集聚效应。
激发活力壮大市场主体
  分别对规上工业企业、上市企业、外资企业、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等“六型”企业提出了三年成长目标,并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区市。
协调联动推进城乡发展
  从提升县城品质、抓好乡镇驻地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具体任务。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兼顾城乡发展,避免造成城乡发展脱节。
积极融入重大区域战略
  围绕北部提升、东部联通、南部融合、西部联动及打造绿色生态样板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明确了方向、目标和任务。北部重点推进滨海一带管理运营体制改革,加快蓬莱长岛一体化发展;东部重点推进牟平与高新区联动发展;南部重点建设莱阳莱西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海阳即墨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创立县域经济融合发展新标杆;西部支持莱州对接青岛、潍坊,共建莱州—平度—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发展示范区。
精准高效配置资源要素
  提出了“建立重大项目市县共建机制,强化重大项目要素市级统筹,鼓励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与区市共建新型工业园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几句话的含金量在于,真正落实市要管县、市县一体、共兴共荣的区域发展理念。
  《方案》还提出,要推进土地市场化配置,深化“标准地”和“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健全金融服务保障体系,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鼓励银行业适度下放审批权限;加快构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产才融合发展格局,等等。目的也是要用市级的力量,解决好区市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促进更多的要素资源为区市所用、为区市发展助力。
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要用改革的精神,理顺市和区市的关系,实现责权利相统一,激发区市的发展活力和工作热情。重点在优化中心城区管理体制、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适时启动县级行政区划调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改进乡镇工作补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
聚力赋能加大政策支持
  包括完善县域转移支付制度、实施县域税收增量奖励政策、支持县域企业做优做强、支持“双招双引”、支持县域产业发展和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具体政策。
从严从实开展督导考核
  主要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正向激励、强化考核评价和强化宣传引导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工作要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