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教育30载,“温情校长”陈庆礼追寻教育的“求索”之路

做一棵树,扎根乡村教育热土

齐鲁晚报     2021年06月01日
新区·人物
C04
2021年6月1日 星期二 编辑:李蕊 组版:曾彦红 校对:李锡巍
  文/图 本报记者 易雪见习记者 孔贤
  行走在太白湖新区石桥镇第一小学的校园内,身着白色衬衣的陈庆礼一身正气。作为一名扎根乡村30年的教育工作者,陈庆礼自1991年从曲阜师范学校毕业,到如今成为“孩子王”,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到学校带头人,他始终坚持从小事着手,把一所普通基层乡镇小学打造为全省深化课程改革的先行学校,用“责任”践行一名优秀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工作中的陈庆礼。
  有温度、有情怀
他是“温情校长”

  5月27日,济宁太白湖新区石桥镇第一小学的校园内,身着白色衬衣的陈庆礼,正忙碌着学校六一演出活动的准备事项。“这次演出一定要让学校管乐团的孩子们好好表现,服装上要选择比较凉爽的款式,现在天气太热了。”陈庆礼一边查看着活动流程,一边嘱咐着。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的管理者,“有温度、有情怀”是学校师生对他的一致评价。“校内的留守儿童比较多,有些家长要很早出去工作,只能提前把孩子送进学校,陈校长就嘱咐我们,就算没到上学时间,只要孩子来到了校门口,就要把孩子接进教室。”学校安保人员谈起他眼中的这位“温情校长”时,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我既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父亲。作为父母,谁都有难处。”面对同事们的夸赞,陈庆礼用手挠了挠头,显得有些羞涩。可恰恰是他的这份“温情”,为很多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他的领导下,学校相继实施了“营养午餐工程”“健康饮水工程”“爱心校车工程”。“我们学校的爱心校车工程,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放学后能够安全到家,解决家长每天接送的麻烦。”陈庆礼介绍,自2018年学校实行“爱心校车工程”后,代表着学校的责任更重了,孩子的安全也有了保障。如今,学校还将开设课后服务,延长下午放学时间,采用“作业辅导+社团活动”的创新模式,由专业老师辅导学生完成课业或参加社团活动,既解决学生作业“辅导难”的问题,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培养了兴趣特长,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勇于创新和研究
探索教学新模式

  一所乡村学校的教育到底“缺”什么?农村孩子们的成长密码又是什么?自1991年陈庆礼被分配到石桥镇辛店小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到如今担任石桥镇第一小学校长,改变乡村教育方式成为了他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之一。
  “不能让这些娃娃们从起跑线上就输掉!”陈庆礼说,2017年3月底,他到济南参加一次数学课堂培训接触到“思维导图”的概念后发现,可以通过以图促智、以图育人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课本上的内容更加清晰。通过琢磨和大量的材料研究,陈庆礼总结出了“三图两构”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和“思维导图应用的四大体系”。
  可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否会被师生所接纳,如何推广,又成了一个难题。“不探索不实施,就不会改变,我们从购买书籍开始,然后到派教师外出学习,针对一些难以接受的老教师,就让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的新教师进行帮扶。”陈庆礼回忆道,在推广思维导图教育新模式时,学校从点滴中慢慢融入推广,现如今师生们的思维导图绘制越来越娴熟,而这种模式也从最初应用于集体备课到应用于课堂,从语数英到所有科目,从复习整理到学习新课,从教学到学校管理。
  如今,陈庆礼创新的思维导图新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学领域各个环节。此改革项目还被为评为济宁市第三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优秀教学改革项目,并在2020年全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创新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师生深度学习,还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打造学校特色的强有力的抓手。
扎根乡村静待花开
责任践行党员担当

  “为人师表,无尚光荣。”陈庆礼告诉记者,这句话既是他从教生涯中的坚持,也是他的信仰。学校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其本质在于通过教育者自身的奉献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正是深知这一点,工作中加班加点成为了陈庆礼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多人都会羡慕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每年有寒暑假可以休息,可是在我的工作中,‘假期’二字是不存在的。”陈庆礼笑着说。
  也正是凭借着一腔热血,陈庆礼以对教育无比热爱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着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在陈庆礼的带领下,有线、无线网络覆盖校园;全部教室实现班班通;校园网自动化办公;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常态化……石桥镇第一小学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景象,学校并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陈庆礼也被推选为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济宁市第四届名校长。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但更需要独特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回顾自己30年的教育经历,陈庆礼表示,他深知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作为一所学校的领航人,他就像一棵树,将传递知识与灵魂的种子深深扎在乡村教育这片热土上,让学生们沉浸在知识的荫凉中,用“责任”践行着一名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陈庆礼和学生交流。
  扫码看视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