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回来了?

拜登开启欧洲之行意欲加强联盟

齐鲁晚报     2021年06月11日
  ◥6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和夫人吉尔登上“空军一号”飞往英国开启欧洲之行。 新华/法新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6月9日抵达英国,他就任总统后的首次出访。在为期8天的欧洲之行中,他将出席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北约峰会,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瑞士会晤。舆论普遍认为,拜登此访旨在修复过去四年严重受损的美欧关系。不过,鉴于大西洋两岸间“尴尬事”与“麻烦事”不断,要重建互信,“破镜重圆”,并非易事。
  急着对俄罗斯放狠话
  美国总统拜登于当地时间9日抵达英国,开启他上任后首次海外访问。拜登当天在英国东部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对美国驻军及其家属发表讲话时说,这是他就任总统以来首次出访,目的包括“加强联盟”。拜登强调,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下周会晤时将传递“明确信息”,让普京“知道一些我想让他知道的事”。“我们不寻求与俄罗斯冲突,我们希望(与俄罗斯保持)稳定且可预测的关系,”拜登说,“但是我一向明确的是,如果俄罗斯政府作出伤害性举动,美国将以强有力且有意义的方式回应。”
  依据美国白宫先前发布的行程,拜登首先访问英国,11日至13日出席在英国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随后赴比利时参加北约峰会并会晤欧盟领导人,16日在瑞士日内瓦会晤普京。多家媒体报道,拜登与欧洲领导人会晤时,将讨论多个与俄罗斯有关的话题,包括“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报道说,拜登拟调整前任特朗普执政时美国的对外政策,重塑且强化与盟友关系,重新调整与俄罗斯的关系。
  随着拜登与普京会晤日期临近,美俄近来围绕乌克兰局势、人权、安全等事务频频隔空喊话,双方都表示不期待这次会晤能取得“突破”或“显著成果”,但都认为面对面会晤“有必要”“是好事”。拜登抵达英国当天,俄罗斯一家法院裁定关联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的多个组织为非法组织。美国国务院随后谴责这一裁决。
  按计划,拜登访问英国期间还将与英国首相约翰逊举行双边会谈,并出席在英国康沃尔郡举行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最后将在温莎城堡会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特殊关系还能重来吗
  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但特朗普上台后,美英在贸易、伊朗核协议等多个问题上争吵不断,“特殊关系”频添伤痕,分量不断降低。拜登出访首站选择英国,反映出美国意欲加强两国“特殊伙伴关系”,修补特朗普执政时期留下的裂痕,双方或许会特意设置“秀恩爱”的场面。然而,近年来两国关系一直受到英国“脱欧”和“美国优先”等因素的影响,曾经的“特殊关系”恐难高唱“昔日重来”。
  英国基尔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沃格勒指出,其实所谓美英特殊关系自形成之日起就是一个“有问题的概念”,双方对这一关系的重视程度并不对等。尤其是经历了近年来双边关系低谷之后,现任英国首相约翰逊对这一关系尤其谨慎。“美国与许多盟友有所谓特殊关系,但英国的特殊关系盟友似乎只有一个美国。我认为约翰逊甚至不喜欢谈论这种特殊关系。”
  英国舆论也认为,即便拜登上台后做出种种修补跨大西洋关系的承诺,被特朗普“伤过心”的英国在短期内依然会以警惕的心态对待美国政府,也依然希望在外交、经济和防务方面争取更加独立,以进一步谋求“脱欧”后“全球化英国”的影响力。约翰逊个人可能也被拜登“伤过心”。美国媒体报道,拜登去年底在一场筹款活动上曾将约翰逊与特朗普作过负面比较,称约翰逊是特朗普“身体和情感上的克隆”。
  美国看重与英国的纽带,除了英国本身实力外,另一个重点是英国在欧盟发挥的作用,能在欧盟内部关照美国利益。英国基尔大学教授沃格勒认为,对美国而言,“脱欧”后的英国可倚重程度显著降低,这枚棋子用途大不如前。“从历史上看,英国对美国的外交政策非常有用,因为我们一直处于欧盟的核心。如果美国想向欧盟介绍新事务或了解欧盟正在发生的事,那么英国人作为一个跨越大西洋的桥梁非常有用。当然,现在我们对美国已经没那么有用了。”
  英国原本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和帮助,想要在“脱欧”后尽快与美国这一“最亲密盟友”签署贸易协定。但美国却“趁人之危”,试图借此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美国利用在美英贸易协定谈判中对英国开出极为苛刻的条件,不仅想把农产品纳入谈判框架,还要求英国改革其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而这些均触及英国的关键利益。
  此外,拜登政府近期多次对英国和欧盟在北爱尔兰问题上的纠纷表达关注。拜登警告,如果英国“脱欧”危及爱尔兰岛的和平进程,美国将不会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而欧盟官员也希望游说拜登此次欧洲访问期间给约翰逊施加压力,推动解决北爱尔兰问题。
美欧已非百分百团结
  拜登出发前对媒体表示,他此行将清楚表明“欧洲与美国关系紧密”。然而,最近爆出的“监听门”丑闻却给这次访问增添了几分尴尬。面对重回传统套路的美国,欧洲国家领导人持“热情但警惕”的态度。美国《纽约时报》9日在一篇报道中指出,尽管拜登着力宣扬“美国回归”,但欧洲国家领导人无法确定美国前进的方向,他们正密切关注美国国内激烈的政治争论,并注意到特朗普对美国共和党的控制没有减弱。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斯考克罗夫特战略与安全中心主任帕维尔指出,欧洲国家了解美国共和党的现状,见证了发生在今年1月6日的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他们不知道2024年美国又会选出怎样一位总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腾军认为,拜登政府当前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以应对疫情防控、经济复苏、党派分歧和种族矛盾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拜登政府对盟友的种种承诺很可能“口惠而实不至”。这也是欧洲方面对美抱有疑虑的一个原因。
  除信任危机外,美欧间在经贸和大国关系等方面也存在实质性分歧,要解决这些“麻烦事”绝非易事。据一些美国媒体报道,美欧领导人希望在下周的会晤中结束贸易争端,包括航空补贴争端、美国加征的钢铝关税及欧盟对此的反制措施等。
  不过,双方能否在谈判桌上取得突破仍是未知数。美国《政治报》网站刊文指出,欧盟与美国恢复合作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美国官员经常批评欧洲国家在反垄断调查和监管方面不公平地针对美国科技公司,一些欧盟国家不希望它们与中国的重要经贸关系因为美国的原因而遭到破坏。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试图拉拢盟友共同打压俄罗斯与中国等国家,但在欧洲并未引发“共鸣”。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主办方9日发布的年度安全报告称,眼下全球在抗击新冠疫情、应对气候变化、军备控制等议题上需要多边合作。西方国家与俄中等国在“竞争中不能摒弃合作,合作中不能摒弃竞争”。一名欧盟资深外交官对媒体表示,“现实就是我们与美国不是百分百团结”。
  一份由德国智库贝塔斯曼基金会和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近期联合发布的民调显示,因美国政府此前抗疫不力,美国作为“全球领导者”的声望在欧洲受挫,而拜登上台以来也并没有出现反弹,一些人期待的“拜登效应”并未发生。
  慕安会报告指出,当前美国战略重心已转移至亚太地区,美国已从欧洲逐渐抽身。慕安会主席伊申格尔认为,依赖美国提供安全保护的时代已过去,欧洲需要重新思考自身战略定位。
        综合新华社消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