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的老兵 热心公益的志愿者

张东仓:奉献社会是我毕生的使命

齐鲁晚报     2021年06月15日
  张东仓作为志愿者到火车站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受访者供图)
  当兵时英勇奋战,荣立一等战功;退伍后永葆军人本色,投身公益事业,用心用情服务社会;疫情发生后,尽己所能筹集善款,奔赴志愿一线,尽显老兵担当。他就是济南市历下区伤残退役军人张东仓,从当兵到退伍,他始终牢记初心,将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作为毕生使命,坚守在岗位上无私奉献着自身力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夏侯凤超       

退伍不褪色
“脱了军装还是个兵”

  今年60岁的张东仓,1981年入伍,曾是一名侦察班班长,负责对敌重要位置的侦察任务。为保证情报的准确性,张东仓曾多次只身潜入距离敌人只有几十米的位置为炮兵提供情报,准确率达100%。
  一次又一次地身临险境,张东仓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被敌人发现不幸遇险并遭炸伤。1986年底,被评为二级伤残军人的张东仓,带着残存在头部、腿部的8块弹片光荣退伍,共计荣获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退伍后,张东仓回到济南,进入银行工作。在张东仓心中,自己“脱了军装还是个兵”,并始终保持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认真负责,勇挑重担,主动请求担负起最艰险的金库警卫和押运工作,执行任务数百次,无一差错,先后荣获山东省金融保卫专业比武第一名、济南市工商银行“市级会计能手”、济南市优秀市民等多项荣誉。
从大后方到最前线
疫情防控期间冲锋在前

  “我现在放下了‘枪杆子’,拿起了‘笔杆子’,一样也要为社会做贡献。”张东仓在当兵期间就是一位书法爱好者,退伍后他还创办了书画院,安置了多名伤残军人就业。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平静。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张东仓也密切关注着疫情发展的形势。“去一线,那是给医护工作添乱,但我在后方,也要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国家和百姓做点事。何不利用书法作品来出一份力呢?”组织书法界朋友们义卖义捐,是张东仓首先想到的事。
  去年大年初二,张东仓联系了多位书法家和企业家,在历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书画作品义卖,“书法作品共义卖筹集了6万多元,我还捐了自己的伤残金1万元,全部购买了方便面、火腿肠和防护雨衣、口罩等一线最需要的物资。”张东仓说,这些物资都配送到了历下区13个街道辖区居委会的小区“守门员”手中。疫情防控期间,张东仓共组织了7次书画义卖活动,筹集钱和物共计170多万元。
  在“大后方”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的同时,张东仓心里还是想着要到疫情防控“前线”出一份力。在得知历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统一组织、召集志愿者到火车站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消息时,张东仓第一时间报了名。因为当兵时肺部负过伤,在火车站值守期间,穿上防护服、带上厚厚的口罩后,张东仓就全身冒虚汗,每隔两小时就必须去卫生间透下气。但即使这样,身穿防护服的他,八天的时间里,和“战友们”顺利完成了外地来济旅客的分流工作。每当谈起这段经历,张东仓都会坚定地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伍老兵,就要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就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战友眼中的“老大哥”
带动身边人一起做公益

  退伍后,老兵的担当让张东仓始终把公益事业放在心头。在银行工作后,他把每个月的伤残金都捐献给了长清烈士陵园;从2002年开始,每个月拿出一部分工资捐给贫困地区的儿童,成了他的一个习惯;每年春节,他都会和战友们一起上门探望烈士父母……
  “退伍之后,我就想着尽我所能,来帮助这些曾经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们。”张东仓心里也一直牵挂着老战友。去年中旬,他带着油、米、面等生活物资和现金去看望老战友。当他得知另一战友的家属因身体原因导致行动不便,还立即买了电动轮椅送到战友家里。
  润物细无声,张东仓常年坚持做公益的行为也影响带动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冯林昌是张东仓的战友,在他的眼中,张东仓是“小有名气”的人,“我做公益,也受到了他的一部分影响。老大哥很优秀,应该向他学习。”
  从“枪杆子”到“笔杆子”,从当兵时的英勇奋战,到如今热衷公益的“老大哥”,张东仓初心不变,“作为党员,我会将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作为毕生使命。”张东仓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展现着退役军人的优良风采,为泉城济南代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