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服务暖如春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侧记

齐鲁晚报     2021年06月15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尚磊
通讯员 王子英        

加强学科建设
让更多群众看得好病

  如何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我们决心打造代表先进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区域医疗中心。”这是医院党委书记张欣一直追求的信念。
  “快快快,赶紧救人!”日前,在聊城市二院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急救,医护上演“救命三分钟”,建立静脉通道、上无创呼吸机、紧急呼叫心内科、ICU医师会诊……经过多学科医护人员的协同努力,将患者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近年来,医院学科建设成绩斐然——重症医学科、小儿内科被评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被评为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市级重点学科更是不胜枚举。
  此外,医院还与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合作,建立了“陈海泉工作室”,通过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建立乳腺癌、宫颈癌、消化道肿瘤等早癌筛查的多学科融合诊疗平台,提高了医院在肿瘤疾病方面的综合诊疗水平。去年12月份,医院还成功创建了山东省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技术保障。
创新分级诊疗
优质资源惠及基层

  “聊城二院吗?我们这有个患者需要转诊。”近日,聊城市二院收到了一紧密医联体单位——临清市某基层医疗机构的转诊请求。
  原来,一位在基层医院住院的七旬老大爷腹痛突然加剧,聊城市二院立马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办理了转诊手续,将这位患者转诊到聊城市二院肝胆胰腺外科进行治疗。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且合并脑血管狭窄,病情十分危重,肝胆胰腺外科及消化内科专家会诊后,决定立即为患者进行手术,争取一次手术解决患者的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等多个问题,经过多科室协同合作,患者成功脱险。
  这是聊城市二院成立紧密型医联体后的一个缩影。2015年2月以来,聊城市二院先后与冀鲁豫边区2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医联体关系,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方便患者合理转诊;通过基层医师培训、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方式,扎实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医院服务管理水平;促进区域内医疗技术协同发展,形成了上下联动三级诊疗体系,让基层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注重人文关怀
让护理更有温度

  “我是心内二科的忠实‘粉丝’,在这里住院期间恢复效果非常好,护理人员对我们就像对待家人一样,我很高兴,非常感感谢科里的专家和护士们……”前不久,因心梗住院的张大爷,感受到了医护服务的温馨和温暖。
  其实,张大爷的感受,源于医院开展的人文护理服务。每天早晨,在聊城市二院各病房里,刚上班的医护人员总是第一时间带着微笑。对病情重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协助他们完成刷牙、洗脸、喂饭等;对生活能自理的患者,医护人员则开展健康教育,并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对生活半自理的患者,医护人员会协助他们定时翻身、拍背,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此外,聊城市二院还创新性推出“床旁结算”的便民服务举措后,极大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依托“互联网+”
服务更加人性化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聊城市二院一直在积极尝试。
  远程会诊,患者在家门口享上级专家服务。2012年,聊城市二院便与山东省立医院、北京301医院和浙医大二院开通了远程会诊业务,后来,医院又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24家北京知名医院开通远程会诊服务。这一举措为临清市及周边百姓架起了一座及时、快捷、高效、优质的“健康桥”,让老百姓不出市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知名专家的诊疗服务。
  打造“互联网+”就医新模式。近年来,聊城市二院推出电子健康卡,只需一机在手,即可实现线上办卡、充值结算、检验报告、费用查询等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就诊排长队的问题,同时,医院还开设互联网药房,实行网上购药,送药上门。
  改善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让医疗更有温度,让群众更加舒心。”党委书记张欣说。

  前不久,一个好消息从北京传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和健康报社联合主办的改善医疗服务典型经验交流总结大会上,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荣膺“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荣获“改善医疗服务示范科室”,神经内科王新强荣获“改善医疗服务突出贡献工作者”称号。
  一系列荣誉的取得,是该院改善医疗服务的体现。近年来,医院扎实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通过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延伸服务范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