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6·18,记者体验快递员的一天

一上午送上百个件累得坐在秤上睡着

齐鲁晚报     2021年06月20日
  “6·18”当天,京东物流济南馆驿街配送站的待送快递堆积如山。
  小岳正和快递小哥们一起将配送货车运来的快递件卸下。
  背着快递爬楼派送。
  时针指向凌晨五点,32岁的段韶波骑上摩托车朝着站点奔去。这个时刻,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京东物流济南馆驿街配送站的16名快递员已陆续到岗,段韶波是其中之一。随着“6·18”电商购物狂欢节开启,数倍于平时的快递涌向这里。段韶波和同事也进入了紧张时刻,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将经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岳致呈化身快递小哥,随配送点快递员经历了“6·18”的“疯狂”送单时刻,切身体会到了快递小哥的辛劳,也懂得了他们的坚守。或许每个职业的经历和辛苦各不相同,但面对这份职业的执着和态度却是相通的。以下是第一人称的体验记录。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时培磊 岳致呈 王帅 
实习生 于也晴 石雅萱   

最有效率的路线
  不过是拿件送件,我原以为快递小哥的工作是很容易的。
  6月18日,早上6点多钟,当我到达京东物流济南馆驿街配送站时,这里一片忙碌。站点快递满满当当,快递员拉着满筐满筐的快递进进出出,正在往电动三轮车里装。济南馆驿街营业部经理蔡红波告诉我,这些只是头一天晚上到的快递,平时只有一车,“6·18”之际,快递数量翻了一番,17日晚到了两车货,而这只是开始,快递量将在未来一两天达到高峰。
  带我的师傅段韶波靠着一大堆堆成山的货件,也在分拣。看到这阵势,我着实大吃一惊,心里不免没了底。“这是今天要送的快递吗?也太吓人啦。”快递量大增,快递员们比平时早到一个小时上班,而6月19日,他们凌晨5点就要到岗。
  话不多说,我立刻投入了工作。段师傅教我把辖区的快递分拣出来,下一步就是装车。这么多的件怎么摆,先大后小应该没有错,正当我快把一筐快递都装完,感慨这工作“轻而易举”的时候,段师傅却给我“浇了冷水”。
  “你这样装,后面就不好送了。”原来这装车也有讲究。要先把相近的件归类,再按照先送后放的大体原则摆件,也就是说,最后送的件摆在最里边,最先送的件放在最靠外边的地方。这样虽然前期工作多了,但后期送起来就会省很多劲。
  头天晚上的件刚分拣完,早上7点,从德州齐河仓库来的配送车准点到达,我又马不停蹄地帮着卸件,再次分拣装车完,已是早上8点。
  出发,派件!段师傅派送的辖区包括影壁后街、南刘庄、中刘庄几个老旧小区,还包括和信花园二期和和信广场等地。作为一个新手,在实践中又受了打击。我还真是犯了选择困难症。在随意按照导航送了两个件后,我再次被段师傅叫停。上百个件,按照我这个速度下去,上午是送不完的。
  段师傅告诉了我一条他常送件的路线。先送影壁后街,这里的件不多,离配送点也最近,再去和信花园二期,最后再去送中刘、南刘庄,“这俩老小区最后送,中午的时候老人一般才从外面回来,不然没有人。”段师傅说,他在站点送了四五年快递了,这条路线是他从师傅那里学来的,经过他多年的送件经验,这也是效率最高的路线。
老顾客
  段师傅的辖区,和信花园二期和和信广场是快递数量最多的小区。清点完该小区的快递,车里一半多的空间空了出来。拉着小推车,我们开始了派送。
  送快递看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走这么几个流程,先打电话给收件人,视情况决定怎么派送。但实际派送起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收件人会让放在小区的快递柜,但经常会遇到满柜的情况;有些提前约好了时间,但送上门时却又不在家;还有一部分快递的电话无人接听等等,处理这些情况需要经验,否则,就得多跑几次腿了。
  新手难免要吃苦头。在和信广场,我要派送一个微波炉大件,虽然不是特别重,但抱着还真不得劲儿。派送地址是和信广场二号楼,我打听了大体方向,匆忙上了电梯,但没有要去的楼层,找不到配送的房间。抱着货,我来回打听才知道,要绕到楼的另一侧,那部电梯去往高层,怕耽误太多时间,我抱着微波炉绕着大楼跑了一圈,找到电梯,才把件送到地方。
  老师就是老师,送得久了,自然驾轻就熟,我吃了这么多苦头,才越发佩服段师傅的“熟能生巧”。段师傅是河南三门峡人,媳妇是齐河人,结婚后,2012年段师傅来到济南,先是做快递驿站,四五年前他加入了京东快递,成了一名快递员。在这片区域跑了好几年,他对这里的业务早已烂熟于胸。
  我很快就发现,他记忆力尤其好。比起我的“蛮干”,他送件前总是先分类,而在他的分类里就有一撮老顾客。原来,段师傅不是派送每个件都打电话,“有几户人家,他们经常在京东买东西,家里一般都有人,送久了就记住了,这些件一般都不用打电话,要是每个件都打,这么多件,光打电话就得一个多小时。”段师傅笑着告诉我。我注意到,有的快递甚至没有标注具体的门牌号,但段师傅硬是靠记忆和经验,记下了这些老顾客,这大大提升了派送效率。“其实我刚入行的时候也跟你一样,都得打一遍,经常送你就自然而然记住了。”
送件比赛
  如果说在和信小区二期和和信广场可以靠段师傅的记忆和经验,抄一条近路,相对便捷完成了派送任务,那么剩下的南刘庄、中刘庄等老旧小区,就得靠体力“硬杠”啦。
  18日将近11点,我们已派送了一大半快递,仅剩下这几个老旧小区啦。这个点,按照段师傅的经验,多数老人已经回到家里开始准备做饭。也是在此时,济南的凉爽正在被出来的太阳侵占,天气逐渐闷热起来。
  为了提升士气和精神,也为了相互竞速,早点把快递送完,我和段师傅展开了一场送件比赛。送同样的件数,看谁用时更快。结果,第一个件我就差点跑错楼,多亏段师傅提醒,随后看到这个件要来个七楼大攀爬,我心里有些发凉。后面除了一个二楼的件,其他几个也并未好到哪里,五楼、四楼,五六个件下来,我已经浑身是汗,腿也难以迈开了。十多个件下来,我一点爬楼的欲望也没有了。
  这边段师傅也没好到哪里去,再加上他去的楼有的在挖下水道,味道刺鼻,还有的在装修,楼道弥漫着浓浓的粉尘,一件件送下来出了一身汗。当他扛着大件电风扇上了五楼,家里却没有人,电话也没人接,段师傅只好又扛下来。当他扛着生鲜箱送货时,却发现自己也犯了错,拿错了生鲜箱,无奈之下又扛下去,找对了生鲜箱,重新送上来。
  尽管再累,我和段师傅都小心翼翼地送着每一个快递,在走进一个老小区单元楼道时,不小心碰到了头,却下意识紧紧抱住了手中的快递。“每次送快递不怕别的,就怕摔着。”段师傅边擦汗边笑着说:“摔着自己,也不能摔着手里的东西。”
  送完件,已经12点了,此刻的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和段师傅返回站点。体会到了送快递的艰辛,我突然想起自己前两天买了五大箱子饮用水,觉得很对不住那位快递小哥。
单调的重复
  抱着一颗总算完成了任务的心态,我回到站点,此时已经工作了将近6个小时。而对于快递员来说,这只不过刚刚开始。几件早上没派送出去的件,段师傅又联系了收件人,得知家里来了人,他开着三轮车就赶了过去。等到回来,中午12点多,新增的一车快递又送了过来,而像其他的大件快递,尤其是一件电器,也将很快从北京等地运送过来,可以说这场“6·18战役”才刚刚开始。
  又是一轮卸车,我跟着大家一起把快递搬上搬下,整理分拣,很快,这些件又被放进快递车里。我和段师傅趁着间隙,匆匆吃了几个包子,喝了碗小米粥,便回来继续派送。为了来体验,我早上五点多就起床了,乍一起这么早,到了中午头,眼皮子也有些打架,累得坐在秤上眯了十多分钟。
  按照最有效率的路线,我和段师傅又送起下一波快递。对于我来说,这体验可能到此结束,但对于段师傅等人来说,他们很确切地知道,下午还会有加车过来,明天会更繁忙。
  说起这两天超强的工作节奏,每天只能睡四个多小时,段师傅似乎已经习惯了,他从未抱怨过,只是按部就班想着法子把快递尽快派送完。“送一件就有一件的钱,多劳多得。”他并没有把“6·18”当成一种压力。济南馆驿街营业部经理蔡红波也告诉我,大家都在为了生活奔波,“都得养家嘛,‘6·18’是辛苦,但是也意味着这几天的一个高收入。”是的,他们在接受一份工作的时候,也接受着这份工作应有的辛苦,没有抱怨,只有执着,这也许就是一份敬畏吧。
  时针指到22点,我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回望着仍然在整理快递的小哥们,他们相互说笑,似乎并没有被一天的疲惫影响。我挥挥手告别,明天将继续自己的工作,而他们的快递工作,还在日复一日得继续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