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传唱人宋守莲,《沂蒙山小调》一唱50多年

唱起小调,脑海里都是沂蒙山的美

齐鲁晚报     2021年06月21日
  《沂蒙山小调》主创人员雕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公绪成 见习记者 路稳

她的歌声
是发自内心的那种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6月16日,临沂市费县天蒙山景区山脚下的白石屋村,一户民居院里传来嘹亮的歌声。《沂蒙山小调》第三代传承人宋守莲的歌声,让来自辽宁的王老先生和同伴们放慢了行走的脚步。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上世纪40年代初,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两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费县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白石屋村创作歌曲《反对黄沙会》,这首歌受到广大军民的欢迎。后来,几经修改,最终成为耳熟能详的《沂蒙山小调》。
  如今白石屋村原生态的沂蒙民居,属于《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的一部分,每个院落是一个展馆。大众日报战时印刷所旧址展馆、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场景复原展馆等,让王老先生和同伴们回顾历史、感受当时沂蒙人民拥军场景。
  “我是东北的,以前听说过沂蒙山区,也知道《沂蒙山小调》。今天能在景区听到这歌,歌声的穿透力很强,能感受到这里的热情好客氛围。”王老先生说。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现在是党性教育基地,经常接待研学团队。我们在这里做研学讲解活动,大家每次最期待的环节就是宋老师的表演。拿手机录像合影的很常见,有的人听得热泪盈眶。宋老师的歌声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特别动人。”中共费县县委党校讲师王向楠说。
学唱各种民歌
最喜欢《沂蒙山小调》

  宋守莲是土生土长的沂蒙人,她用原生态唱腔把这首歌传唱了50多年。1986年,她被费县文化局评为“农民民歌手”。1999年,她被费县文化局授予“第三代《沂蒙山小调》农民歌手”称号。2018年,她被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认定为《沂蒙山小调》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第一次听《沂蒙山小调》是我12岁的时候,当时公社的大喇叭每天播放韦友琴老师版的《沂蒙山小调》。虽然我不识字,也没歌词、曲谱,但每天都守着喇叭听,听着听着就会唱了。”宋守莲说。
  “18岁的时候,我第一次上台表演,当时没体面点的衣服,就借了件蓝底白花的上衣,穿了件蓝色的裤子。唱《沂蒙山小调》,当时胆子大,但也很紧张。唱完了评委说我声音真‘亮’,我很受鼓舞。和家人一商量就决定唱下去了。”宋守莲说。
  后来,宋守莲去了宣传队,学唱各种歌,像《我的家乡沂蒙山》《沂蒙山区好地方》《谁不说俺家乡好》这样的歌曲,都是老百姓爱听的。这些歌曲中,宋守莲还是最喜欢《沂蒙山小调》。在费县唱过,在南京唱过,也在北京唱过,她每次唱这首歌,脑海里浮现的都是沂蒙山的景象。“在舞台上对着全国各地的观众,我想的是咱蒙山的山清水秀。小调是咱沂蒙的名片,我想让大家从这首歌里看到咱沂蒙的美。”宋守莲说。
传承三代
培养下一传唱者

  1939年冬,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随校部从太行山东迁至沂蒙山抗日根据地。《沂蒙山小调》起源于《反对黄沙会》,曲调是由编审股长李林根据记忆中的民歌曲调加工而成,歌词由喜爱写作的团员阮若珊创作。
  1940年8月中旬,李林和阮若珊对《反对黄沙会》进行重大修改,在保留开头两段歌颂沂蒙山秀丽风光的基础上,将反对黄沙会内容的段落改为抗日的内容,易名《沂蒙小调》,汇编入《垛庄战斗组歌》。
  1953年秋,山东军区文工团要到青岛、烟台巡回演出,时任文工团副团长李广宗、乐队指挥李锐云、研究组组长王印泉在一个删节版本的基础上,保留了前两段歌词,续写了后两段歌词,重新记谱,并在歌曲名字的中间加上一个“山”字,从此该版本《沂蒙山小调》传唱至今。
  如今的《沂蒙山小调》能流传之广,离不开阮若珊、王音璇、韦友琴等历代传唱人的付出,宋守莲算是第三代。
  “我是咱土生土长的沂蒙人,我要在这里把原汁原味的《沂蒙山小调》唱给更多人听。只要能唱,我就一直唱下去。”宋守莲说。
  “宋老师特别有奉献精神,她70岁了一直给大家表演。她现在利用假期还志愿培养着当地的中学生,教她们唱歌,也是发掘、培养下一代传唱者。”王向楠介绍,目前培养了大概有30个孩子,他们感兴趣,愿意学,希望《沂蒙山小调》能走得更远。
  为了保护《沂蒙山小调》,蒙山景区的白石屋村里,不光有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纪念碑,更有《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费县和鲁商集团还开发了5A级天蒙山景区,把白石屋村作为《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保护起来,开发了《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这里也作为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让大家来了解小调的诞生过程,传承红色基因。”王向楠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