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八天,硝烟散尽是重生

曾在济南战役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依然斗志昂扬

齐鲁晚报     2021年07月01日
  解放阁是济南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91岁的老兵姚治家。济南战役打响时,他是华野十三纵队37师110团的一名战士。
  89岁的老兵侯炳良。济南战役打响时,他是华野渤海纵队特务团的一名战士。
  济南护城河边矗立着一座阁楼,它就是济南著名的红色景点——解放阁。作为济南战役的攻城突破口,这里既是人文景观,也是历史坐标,见证了济南城的新生。  
  73年前,华东野战军向济南发起全线进攻,激战8昼夜,攻克国民党十余万重兵据守的济南,拔掉南北交通要道上的这颗钉子,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济南的解放吹响了全国战略决战的冲锋号,是人民解放军从农村包围城市到攻克大城市作战方针实现转变的标志性战役。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静 许建立
高广超 李岩松 王小涵 

国民党重兵驻守
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

  从1948年9月开始,人民解放军先后在东北、华东、中原、华北和西北战场上,发起规模空前的秋季攻势。济南战役是其中一个重要战役。
  济南是津浦、胶济两条铁路的交汇点,也是连接华东、华北地区的枢纽,城防坚固,被国民党军队自诩为“金城汤池”。自华东野战军攻克淄川、周村、潍县及泰安、兖州后,济南已处于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中。面对危局,国民党方面调集十余万重兵,试图守住济南。
  今年89岁的老兵侯炳良老家在滨州,他至今仍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参军的情形,“放下锄头扛起枪,打枪只为保家乡。”济南战役打响时,侯炳良是华野渤海纵队特务团的一名战士。侯炳良说:“领导指示,济南是个大城市,很重要,一定要攻下来!”
  华东野战军根据“攻济打援”的作战方略,以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以18万人组成阻援打援集团。今年91岁的老兵姚治家回忆道:“我1947年参军,后来到了华野十三纵队37师110团。打济南,要先从外围发起进攻。打下潍县,打泰安,打完泰安,打兖州。”部队在莱芜练兵时,姚治家和战友才知道,这一路打下来,是为了打进济南。
  练兵不是件轻松事。姚治家说:“我们练习爬城墙,练了一个月的时间。”城墙十几米高,没有绳子,战士们就用白布系起来当绳子用。
  1948年9月16日,用兵的时刻到了。姚治家说:“这时候,口号就出来了——‘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这个口号,成为广大指战员共同的战斗目标。
民众组成支前大军
成为解放军的坚强后盾

  “九月十六日:月下炮声紧。”“九月十七日:炮声紧,兵荒人乱,夜宿商埠。”这是1948年原济南一中离休语文教师冀蔚怀事后写下的回忆,一张泛黄的纸页上,记录了一家人在济南战役期间的生活经历。
  在济南解放东路和和平东路上,有两座相隔不远的山——茂岭山和燕翅山。1948年9月16日,攻城部队发起全线进攻,在燕翅山和茂岭山打响了东线战场的“第一枪”。
  冀蔚怀的孙子冀松乔说,自己小时候常听爷爷讲起济南战役的故事,“济南战役打响之前,我爷爷就感觉到解放军快要解放济南了。”
  侯炳良说:“战斗从9月16日一开始就比较激烈。敌人居高临下,外围防御比较顽强,济南各个山头都有敌人的碉堡。我们进攻难度很大。”经过一夜激战,解放军占据了这两处制高点,突破了敌军在济南东线的屏障。
  济南战役期间,山东人民群众组成的支前大军,形成了解放军的坚强后盾。冀松乔说,爷爷冀蔚怀也曾不惧危险,冒着炮火为解放军部队带路。“九月二十二日:炮火逼庭院之上,下午飞落弹片,旋皆入地下室,余在东屋桌下,皆不得晚餐。月入庭,解放笛声频传,终获解放矣。”这是冀蔚怀最高兴的时刻,兴奋之情溢于纸间。
八天攻下济南城
共计歼敌10.4万余人

  在泉城广场的西北角,走到护城河边抬头望,就能看到拱桥上写着“坤顺门”。1948年9月23日,进攻坤顺门的战斗也异常惨烈。
  敌人在济南设置了五道防线——铁丝网、地雷区、交通壕、护城河、碉堡群等,构成总面积达600余平方公里的永备性防御体系。内城是济南敌人守城的最后一道核心阵地,明碉暗堡密布。9月23日,我军全线发起对内城的总攻击,突击部队奋不顾身架梯登城。
  姚治家说:“城墙12米高,一包炸药就15公斤到20公斤。护城河里面,城墙外面,层层防御。”没有办法掩护,部队只能强行爬梯攻城,梯子腿打断了,战士们就抱着梯子,继续攻城。姚治家说:“伤亡太大了,护城河的水都是红的。”
  经过八昼夜激烈的攻坚作战,解放军于9月24日黄昏完全攻占济南,整个战役胜利结束。济南战役共计歼敌10.4万余人,生俘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兼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等人。
  侯炳良说,济南战役胜利是一种必然,“解放军发扬了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与敌人进行战斗”。
耄耋老兵的嘱托:
“建设好先烈打下的江山”

  谈到济南战役的意义,姚治家面露骄傲。“济南战役,开创人民解放军夺取敌人重兵据守大城市的先例,这个意义很重大。”
  解放济南,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此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的国民党军队纷纷弃城逃窜。至此,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并为解放军南下歼灭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6年,侯炳良转业回到济南,从此在济南安家立业。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老人殷殷嘱托:“你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是件特别幸福的事。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一定要立足本职,多为社会作贡献。”
  硝烟散尽便是重生,如今,英雄山下、护城河畔,红色基因薪火相传。70余年来,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济南在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大道上阔步前进,济南人民正在创造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接受记者采访时,耄耋之年的姚治家言语仍然慷慨激昂:“我90多岁了,但如果国家需要我上战场,我背包就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希望年轻人守牢守好革命先烈用鲜血打下的江山,一定要把它建设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