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司法为民小切口,带动群众体验大提升

——威海市环翠区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侧记

齐鲁晚报     2021年07月09日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威海市环翠区法院以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梳理全院工作流程,优化诉前调解、立案、审判、执行等各环节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从司法为民“小切口”着力,带动群众诉讼体验“大提升”的新路径,打造出司法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样本。
让立案更方便——
线上线下多维服务
群众便利是最大原则

  办理立案手续是诉讼维权的第一步,也曾经让一些不了解诉讼程序的普通人望而却步。得益于智慧法院建设,这一“开头难”问题在环翠法院已经得到了妥善解决: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打开移动微法院小程序,按照页面指引核验身份信息,填写并提交立案信息,待后台确认符合立案条件后,即可完成诉讼缴费。在小程序引导下,普通人即便没有专人指导,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立案手续。除了立案,缴费、阅卷、送达法律文书等多种诉讼业务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当事人“最多跑一趟”,甚至可以“一趟都不用跑”,足不出户就可以维权。
  为打破数字鸿沟,让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享受到同样便利的诉讼服务,环翠法院还设有12368诉讼服务热线,通过智能语音及人工服务向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联系法院工作人员、咨询一般法律问题等诉讼服务。
  如果当事人想得到当面指导,还可以到环翠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除了专门的诉讼引导人员外,这里还有免费的值班律师以及专业化诉前调解团队,随时为有需要的当事人提供相应的司法服务。此外,诉讼服务中心还配备了小药箱、雨伞、轮椅、复印机等便民设施,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配置,传递着司法为民的温度。
让应诉更快捷——
简案速裁、远程庭审
促进更快更好解纷

  为了响应群众快速解决纠纷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快案件办理节奏,2020年起,环翠法院探索推行案件繁简分流,逐步组建起3个速裁团队,对简易民商事案件实行快速审理。今年以来,速裁团队的“提效增速助推器”作用进一步显现,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854件,占全部民商事结案数的50.1%,平均办案天数3.7天,15天内结案率达到100%。
  今年4月份,针对金融借款合同、信用卡等金融纠纷多发的实际情况,经省法院批示同意,环翠区法院于今年4月份挂牌成立全省首家金融案件集中管辖审判庭,依托成熟的速裁工作机制推进简易金融案件快速审理,成立仅两个月,就审结各类金融案件387件,同比增长18.7%,15天内结案数同比增长35%。  
  除了简案速裁,远程庭审也是提高效率的一大“利器”。在今年5月的一起涉外纠纷审理中,远在国外的被告年逾古稀、沟通不便,且因疫情独自隔离在家,身边无人协助。面对集诸多困难于一体的当事人,承办法官褚衍文和助理做了大量的庭前准备工作,多次电话和视频与双方当事人沟通,提前完成了身份验证、诉讼文书送达、权利义务告知等工作程序;为确保当事人能够顺利登录互联网庭审系统,还专门联系软件工程师开通了测试号,通过微信视频一步一步指导当事人操作。最终,这场跨越半个地球的庭审顺利进行。
  矛盾纠纷的化解不只“打官司”一条路,调解机制的运用也是途径之一。
  今年5月,设在环翠法院张村法庭的威海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一次性成功调解了72起著作权纠纷,用时仅半天。这样的集约化处理既降低了诉讼成本,也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成为坚持“司法为民”、推进纠纷实质性化解的生动实践。
让司法服务更丰富——
征集意见、提出建议
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多维互动

  社会治理,不能光靠发案后的被动裁决,更要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纠纷。近年来,环翠法院主动下沉司法力量,充分发挥基层法院扎根一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主动响应群众需求,深入辖区人民调解室主动对接指导诉前调解工作,组织党员干警到社区报到并开展志愿服务,举办了送法进村居、进军营、进学校、进企业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合力助推平安建设,筑牢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今年以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要求,环翠法院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调处”活动,举行了“向党和人民报告——法院开放日”活动和各界代表交流座谈会,由院党组成员带队走访了威海华府置业、山东威达机械等14家企业,针对企业涉诉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宣讲法律、解读政策,主动“开门纳谏”,征集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
  多发的矛盾纠纷,背后往往都有值得注意的前车之鉴。适时发现并提出司法建议,也是司法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在一起旅客与某滑雪场的身体权纠纷中,主审法官发现滑雪场存在为游客购买保险不当、未尽充分安全保障义务等问题,不仅导致游客权益难以保障,也为公司经营埋下了隐患。在个案研究、类案归纳基础上,主审法官针对滑雪道平均坡度、最大坡度、雪道标注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司法建议,因切中要害,得到了滑雪场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和逐项落实。
  除司法建议,环翠法院还主动作为,坚持从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强司法大数据分析研判。针对金融审判庭在审判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环翠法院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发布典型案例、走访金融企业等多种方式,向企业提示涉诉风险,提供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2020年以来,环翠法院已指导企业完善管理措施、消除矛盾隐患30余次,发出司法建议十余份,涉及基层治理、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多方面,有效推进了矛盾纠纷的预防治理和源头化解。
结语——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环翠法院立足司法职能,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积极响应群众的合理诉求,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期待的事情做起,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今年以来,环翠法院共审结各类案件6843件,平均办案天数30.8天,比去年同期缩短了14.8天,诉前调解成功率、服判息诉率、实际执行到位率等主要质效指标均有显著提升。
 (唐白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