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傀儡戏

齐鲁晚报     2021年07月11日
  ◤第五代传承人王传浦对每一个木偶都爱如珍宝。
  第六代传承人贾从金苦练表演技巧。
  第五代传承人李长坤在前面表演,演唱者在后边伴唱,表演类似于双簧。
  傀儡戏传承人的全家福。
  演出前艺人们精心准备每一个细节。
  艺人们都是多面手,说拉弹唱样样会。
  盛夏之夜,贾家洼的村民们兴致勃勃地欣赏傀儡戏老艺人的精彩表演。
  文/图 
济南水务集团 刘军 俞军
推荐单位 济南市摄影家协会

  每到过年过节,济南市莱芜区贾家洼村的父老乡亲就会聚集到村文化广场,观看一种古老戏曲——傀儡戏。
  贾家洼傀儡戏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属杖头木偶,是一门集演唱、伴奏、戏剧表演于一体的民间综合性艺术戏种,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号称“江北第一傀儡戏”,已历七代传承人。相传清乾隆年间,由南方木偶戏艺人带入莱芜,与贾家洼村当地戏班搭班演出,逐渐融为一体,并加入了莱芜地方剧种——莱芜梆子唱腔。由于梆子声腔粗犷豪放,更接近当地老百姓的性格和口味,融入了地方剧种唱腔的傀儡戏深得当地人喜爱,这种演出形式在本地流传开来,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贾家洼傀儡戏。
  傀儡戏在当地俗称“搓骨儡子”。演出时用幕布罩住演出区,幕顶做成舞台状,表演者在幕内用双手操作木偶,乐队和演唱者在幕后进行伴奏、伴唱。由于演唱者和操作者一般为不同的人,表演类似于双簧,表演难度大,观赏性也很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