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树洞】

比入错行更可怕的,是丧失工作的快乐

齐鲁晚报     2021年07月18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精神追求。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成立“心理专家团”,在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征集情感心理问题,邀请心理专家解答。
  情感版投稿邮箱:qlwbqg@163.com
  树洞提问: 
  我的侄子今年高考,选专业时专门来问我的意见,想选一个和我从事的行业一样的专业。都说干一行恨一行,我是否该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他,做这个行业没有意思,还是让他在这条路上不断试错,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年轻人应该多吃点苦吗?我是觉得我们吃的大多数苦都没啥意义,所以想避免他吃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心理专家团:
  在这个问题的叙述中,能感受到提问者的善意——希望年轻人少走弯路、少吃“没意义”的苦。同时也感觉到提问者深深的无力——一个成年人,认为自己所处的行业没意思(大概也没意义),同时抱持着某种令人绝望的错误逻辑(做一行恨一行),不去寻求改变,只一味增加负面经验。
  这种无力感或消极态度,比专业、职业建议,更值得关注。因为无论对提问者自己,还是侄子等年轻人而言,比“入错行”更可怕的,是丧失探索的热情和工作的快乐。尤其后者,如果在开始尝试之前就被各种否定笼罩,被暗示应该寻找捷径,又没有任何正面的支持指导,他们会以什么样的心境,投入漫长的职业生涯呢?
坦承自己或许失败, 鼓励他人追寻快乐
  “在力所能及的工作中享受乐趣”,是世界心理卫生大会公布的“心理健康四项标准”之一。
  我们未必要按照世俗的“成功学”标准去衡量工作的价值,但一定要坦承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不快乐就是失败。工作的快乐绝不是肤浅的轻松娱乐,它包含着对工作或行业使命的理解与认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能力与驾驭感、目标达成的成就感、获取回报与积累资源的丰盛感,以及不断凝聚的自我价值。
  再微小的工作,也可以具有这些快乐,而追寻快乐的过程,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如果提问者没有感受过这些,也不知如何追寻,那么,可以不必勉为其难去提建议,坦承自己的失败、给予年轻人鼓励就好。
  个体经验总是局限的,允许更多可能性存在,是对他人的支持,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职业体验自救,   何时都不算晚
  我们无意否定提问者。实际上,侄子想从事“一样的行业”,说明提问者的工作在某些层面上还是被认同的——感受消极,不等于没有价值。如果提问者愿意,可以尝试一些积极的行为,去改善自己的感受,不论处于职业生涯的哪个时期,这都是可行并有益的。比如:
  停止对自己的负面暗示,在日常言谈与思考中避免使用“没意思”“没意义”之类的负面感受或信息。
  练习观察并记录工作中带有积极色彩的细节,计划的实现、获得的成果、他人的赞扬等等均可。
  经常奖励自己。
  对已经度过的职业生涯进行总结,提炼价值。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指导他人,传递实用技能和正向经验。
  培养业余爱好,维护情感关系,强化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接受必要的职业规划咨询。
  去改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