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外部“输血”,强化内部“造血”

我省人社扶贫、技能扶贫显成效

齐鲁晚报     2021年07月19日
  本报济南7月18日讯(记者 王小涵 通讯员 刘海鹏 于金)近年来,山东省在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中,注重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发挥技能扶贫的造血功能,依托全省技工院校,大力开展技工教育扶贫、职业培训扶贫,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推动贫困地区劳动者就近就地掌握就业创业技能。
  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六个优先”政策。技工院校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学生给予优先招生、优先选择专业、优先安排在校企合作程度较深的订单班或企业冠名班、优先落实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优先安排实习、优先推荐就业等“六个优先”政策。
  选择优质技工院校承担技工教育精准扶贫任务。2018年公布承担精准技能扶贫任务的技工院校77所、精准技能扶贫专业200余个。把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质量高、就业面广、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的技工院校,确定为承担精准技能扶贫技工院校,将就业范围广、教学师资力量雄厚、实训设备优良、社会认可度较高以及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纳入精准技能扶贫专业,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最优质专业和最高质量就业。
  “五免一享”为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解决后顾之忧。人社部门和扶贫部门通力协作,各技工院校参与支持,既补学子也补家庭,既补入学也补毕业。在国家“一免一享”政策(即免学费、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我省对就读技工院校的全日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另外给予免住宿费、免教材费、免费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免费推荐就业岗位四项帮扶政策。截至2020年底,此政策已惠及全省6600余个贫困家庭,为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3400余万元、住宿费1100余万元、教材费近700万元,提供国家助学金约2000余万元,提供3390个勤工助学岗位,为2736名已毕业学生免费推荐就业岗位。落实“雨露计划”,对约7380个子女接受全日制技工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的标准给予专项扶贫补助。对技工院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毕业时参加所学专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免收职业技能鉴定费。
  今年,省人社厅从全省技工院校选派的20名专业骨干教师前往新疆喀什地区,进行为期1年的支教工作。山东立足援受双方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针对受援地技工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做到帮扶理念精准、帮扶项目精准、帮扶专业精准、帮扶措施精准,从理念引领、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和技能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给予喀什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全力支持。
  近年来,山东省援疆指挥部不断创新教育援疆模式,统筹发挥干部人才援疆优势,“组团式”教育援疆、“青蓝”结对工程、建立鲁喀教研联盟等措施,深化鲁喀教育合作,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促进教师队伍向专业化发展,有力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也为教育援疆打造了“山东样板”,创建了“山东品牌”,留下了“山东印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