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雕“打击乐”

齐鲁晚报     2021年08月01日
  ◤1915年王氏锡雕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奖。
  ◥锡材质软,需要左右两刀才能刻出纹饰。
  王绪贤在制作锡雕壁画,这是创新锡雕表现形式的探索。
  经过进修学习后,他们家作品的设计稿都由王绪贤来画。
  父子两人对作品反复仔细推敲。
  进修过美术后,王绪贤喜欢用现代雕塑材料训练造型。
  一把锡壶要敲打两三万下才能成形。
  文/图/视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中

  “当、当、当”,有条不紊的金属“打击乐”,每天都会在济南市莱芜区汶河畔顺河路凤王祥锡雕工坊响起。
  莱芜锡雕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莱芜制锡世家王家就名扬华夏。因“锡”与“喜”谐音,清朝一位皇帝嫁女,用锡器做嫁妆,当时就是由莱芜王氏造办的。王氏第五代传人在1914年美国全球物品博览会上荣获“巧手如神”“妙夺天工”两大白金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银奖,让锡雕蜚声海内外。
  凤王祥传出的敲打声出自王圣良、王绪贤等人之手。俩人是父子,分别是锡雕第八代、第九代传人。父亲王圣良从小身患残疾,12岁那年,爷爷对父亲说,学习这门手艺,将来能有碗饭吃。从此,自小就看着长辈打锡壶的王圣良开始一心一意地学习锡雕工艺,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和创新,他从一个锡壶匠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锡雕的省级非遗传承人。
  2007年,学习电子专业的王绪贤大学毕业,坚持回家,子承父业,学起了锡雕。大学期间,王绪贤喜欢上制作音响,成了音乐发烧友。后来,他发现锡雕这种传统手工艺和音乐有共性,制作一种作品,能让人产生一种共鸣,或回忆、或美好、或震撼。从此,他毅然决然走上传统工艺制作之路。
  理科生追求极致,但过于追求细节,往往忽略整体,这也需要调整。刚开始几年,王绪贤利用电子知识和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考虑技术上的东西多一点,更多的是帮父亲改进技术和工具,引进了一些模具和数控技术。近几年,他去了中央美院和其他的专业美术学院学习手工艺雕刻,同许多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交流,逐渐领悟到其中真谛。如今,他也成了市级非遗传承人。
  虽然跟着父亲学艺已经十多年,但父子的创作风格却不尽相同,父亲的作品多是倾向传统,而作为年青一代,儿子更多注重的是自己对生活的一些感受。近年来,王绪贤又多了一个差事,那就是每周陪父亲到济南市文化馆、莱芜特殊教育学校,免费为锡雕爱好者和学生进行锡雕技艺培训,让自家的独门秘笈惠及大众。
  王绪贤常说,手工艺之所以有温度,是因为工匠注入的心力和赋予的情感,由此每件作品都不一样,每件作品都有一个故事,他要将这种故事一直讲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