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上的“维修达人”

齐鲁晚报     2021年08月01日
  手表经李天友(左一)整修又欢快地跑了起来,这位老人开心地笑了。
  每逢大集,附近村民就会带着家里不好用的小家电找老李拾掇拾掇。
  有的电器修理比较复杂,老李就带回家晚上干。
  需要简单修理的,老李就在集市上修好,让村民们当天拿走。
  常年干修理,老李的手变得粗壮但依然很灵活。
  空闲了老李就帮儿子照顾一下商店,陪陪小孙子。
  文/图/视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戴伟 王媛       

  “师傅,你看这个能修吗?”济南西营大集上,一位村民一手拉着孩子一手拎着一口电磁锅来到李天友摊位前。李天友摘下老花镜,接过锅抬眼仔细端详半天后说,“放我这吧,一会就好!”
  李天友的摊位有一米多长,其中一张小桌子上堆满了各种工具和零件,很多工具都已经跟了他很多年。旁边他的老伴则在卖一些收音机、小风扇、手电筒等小商品。摊子不算小,但既没有招牌,也没有喇叭吆喝。即便如此,李天友的顾客依然很多。有人提着电磁炉,有人提着烧水壶,还有的把家里20多年前的钟表拿来了……很多附近的居民都是“慕名而来”。
  今年62岁的李天友是西营镇小南营村人,1989年他就跟着师傅在大集上修表,一修就是18年。后来随着村民家里各种小家电增多,他维修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电磁炉、烧水壶、料理机、电风扇等等,各种小家电他都会修了。
  刚才收下的电磁锅电路烧坏了,李天友熟练地一阵鼓捣,修好了电路,再换个锅底,跟新的似的。“村里人会过日子,小家电坏了,能修的就修了,不舍得丢。”李天友边忙活边说,“花几块钱修好了,总比买个新的强。”
  李天友从来没有开过店,三十多年了,和老伴五天赶四个集,一年365天,有近280天都在赶集。“除了西营大集,还有附近的燕棚集、枣林集,最远的是距离家28公里的西坞集。”李天友笑着说。每逢大集,早上老两口4点半就起床吃饭,5点半出门出摊,一辆红色的电动三轮车上拉着全部家当,穿梭于各个大集。三十多年来,他们已经骑坏了三辆电动三轮车。
  “好的时候一天能挣200多块钱。”李天友笑着说,“一年下来挣四五万块钱吧。”靠三十多年来赶集攒下的钱,李天友盖了房子、给儿子成了家,还给儿子在镇上租了个铺子。儿子受他的影响,也学了维修,经营着维修店。
  下午1点收摊赶回家,夫妇俩简单吃个饭。李天友下午有时候会到儿子店里帮忙,帮着儿媳看看孙子。晚上回到家里,在自己五六平方米的“工作间”里,点一盏台灯,在密密麻麻的零部件堆,他一直维修到夜里12点多。“趁着现在身体好,能多干点就多干点。”李天友笑着说,“只要能动,村民们需要我,我就会一直赶集,一直修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