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掌声的夺冠为什么让我们又哭又笑

齐鲁晚报     2021年08月01日
  东京奥运会姗姗来迟,这也是有史以来最特别的一次奥运会,没有观众,没有掌声,没有欢呼声,运动员自己给自己颁奖……但是,那些关于热爱、关于拼搏、关于热血和荣耀的奥林匹克故事,却一样激动人心,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我们都需要强大的心脏
  这篇稿件,是在旅行途中断断续续写的……
  盼了整整一年,终于可以出门旅行了,我和老公提前一周订好酒店和车票,收拾好行李,原计划带着一家老小去陕西、甘肃,看兵马俑和莫高窟,因河南突发暴雨,去西安的火车21日晚上临时通知我们停运,不得已,我们对着全国铁路地图,决定由西北改往东北。
  行李箱都是准备好的,但是7月23日出发时,心情还是忐忑不安,毕竟,河南的雨还在下着,南京的疫情也不容乐观,全国一盘棋,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但是久违的旅行带来的新奇和兴奋,还是很快让我们高兴了起来。
  从济南东站出发,列车一路迤逦向东,我的眼睛被东北广褒美丽的田野吸引着,几乎目不暇接,“那是玉米地,那是花生,那是苹果树……”我和女儿欣喜地议论着窗外绵延不绝的绿色平原,那深深浅浅的绿色,像望不到尽头的绿色海洋,美不胜收。
  第一站是长春,东北的夜晚比济南来得早,六点多已经灯火辉煌,我们入住酒店后,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引颈以待看奥运会开幕式,直看到饥肠辘辘,我们国家的代表队还没有出场,我们只好赶紧见缝插针快速地去附近的面馆,吃了一顿牛肉面,又急匆匆赶回来接着看开幕式。
  可惜已经错过了中国队入场,女儿懊恼万分说:“早知道不吃晚饭就好了!”我打开手机给她看中国队入场回放片段,告诉她,中国队入场礼服“白糖拌西红柿”的小故事,红色代表了运动的激情和喜悦,寓意“开门红”,她听了转嗔为笑,说:“我最喜欢白糖拌西红柿!”
  24日我们去长春城外秀美旖旎的净月潭游玩,天气非常好,天空蓝得像水洗过一样,又洁净,又透亮,白云随意地飘浮着,看上去和我们的心情一样美好。中国队首战告捷,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杨倩旗开得胜夺得首金!
  网上立刻一片沸腾,最厉害的是,杨倩还是清华学霸,站在领奖台上,戴着可爱小黄鸭配饰的杨倩夺金后比心的镜头,简直萌化所有人的心。但是,杨倩的摘金之路却并不顺利,资格赛她仅以第6的身份晋级,10米气步枪首战,考验实力,更考验心理。
  毫无疑问,杨倩有一颗“大心脏”,她说:“我不喜欢去看别人的分数,一般比赛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下一枪要比这一枪打得更好!”这样的心无旁骛,专注,专业,才成就她的强大,她的一鸣惊人!
  巧得很,在29日女乒选手单打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孙颖莎4比0完胜日本选手伊藤美诚,热血沸腾的网友们也惊喜地欢呼,孙颖莎是“小魔王大心脏”!可不是吗?孙颖莎在第二局大比分落后下,依然逆转取胜,可不是当之无愧的“大心脏”!实力强,心理更强!
  无论是奥运赛场上,还是人生赛场上,冠军,金牌,固然宝贵,这样强大的“大心脏“更弥足珍贵,是陪伴我们终身的强大力量!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夺冠
  我们旅行的第二站是冰雪之城哈尔滨,盛夏的哈尔滨,烈日当空,游人如织,到处都是啤酒的泡沫和浓香。我们慕名去果戈里大街上找寻著名的果戈里书店,遗憾得很,果戈里书店暗黄色的大门紧闭,大门上贴着一张A4纸通知,书店从今年二月份已停业至今。
  “为什么停业啊?”女儿一脸不理解,我很难用三言两语告诉她,数字化时代,书店书籍纸媒等等文字行业的凋敝衰落,哪怕像我们这样的人,依然热爱文字书籍,也于事无补。
  同样遗憾的,还有这几天的奥运比赛,乒乓球男女混双决赛失利、中国女排出线告急,都是我们抱着巨大的希望去观赛,却遗憾落空。尤其是看许昕和刘诗雯的混双决赛那晚,我们外出旅行了一天,已经很疲惫,仍然坚持看到了最后。
  决胜局,开局就大比分落后,对手气焰嚣张,直看得人心急如焚,怎么会这样?快想想办法啊!快扭转战局啊!女儿干脆把脸捂在枕头上,不愿意看最后的结局。可是,这就是竞技比赛,凶狠,残酷,胜负难以预料!
  哪怕是东道主日本开幕式上,在万众瞩目下,点燃东京奥运会主火炬的日本网球运动员大坂直美,被福布斯排名全球最贵的女运动员,21岁第一次和网球传奇人物小威相遇,就把小威打了个落花流水,在这次奥运会上,也爆冷被淘汰了。
  输赢只在一瞬间!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拿冠军,冠军的宝座,永远充满悬念,而这也同样是竞技比赛的魅力所在,充满了不确定性,鲜花和荆棘并存,汗水和欢笑、热血和热泪同在!
  赛后,刘诗雯在接受采访时几度落泪,“比赛中,一些球没有足够力量,对不起大家……”隔着红色的口罩,她的泪水晶莹剔透,像珍珠一样潸潸落下,让人看得心疼不已。刘诗雯4岁学乒乓球,获奖无数,她可是女乒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位“五冠王”啊!
  值得欣慰的是,几乎所有的网友都在安慰她,“不要哭!”“你们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你们已经很棒了!你们永远是中国的骄傲……”那一刻,又让人热泪盈眶。欢笑,是欢乐,是喜悦,是祝贺,但是眼泪的意义却复杂得多,是遗憾,是伤心,是难过,也是感动,是荣辱与共,是惺惺相惜;是柔弱,也是坚强;是委屈,是不甘,也是理解,是共情!
  没有一个人会永远夺冠,但,我们为梦想、为荣耀,流过汗,流过血,流过泪,拼搏过,奋战过,全力以赴过,患难与共过,哪怕只有一次夺冠时刻,就不留遗憾!就可以欢笑着直面所有的输或赢!
热血和荣耀永不落幕
  旅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呼兰河畔的萧红故居。从哈尔滨到呼兰县有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出租车师傅问我们,“你们就专程来看萧红?”我们答“是”。婆婆大人忍了半天,也终于问我们,“萧红是什么人?”
  除了我们这些学文的人,恐怕知道萧红的人还真不多。但是萧红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却不可磨灭,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洛神”,鲁迅先生评价她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萧红的一生颠沛流离,可是她却不屈不挠,始终与命运抗争,追逐爱、自由、光明、梦想,她是让人敬佩的传奇女子,她用生命书写的《呼兰河传》,让遥远的东北小城呼兰,成了后代文学爱好者朝圣的地方。
  从呼兰返程回哈尔滨,我们每去一个地方参观,都被严格要求出示健康码,哈尔滨最负盛名的中央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都默默戴着口罩,汗水却总是很快就打湿了口罩。
  我们住在酒店的闲暇晚上,还特意看了电影频道播放的励志电影《夺冠》,讲的当然是中国女排夺冠的故事,并没有多少悬念,但依然看得人激情澎湃,振奋不已。
  电影中,巩俐饰演的郎平有很多让人感动的镜头,但最打动人心的,还是郎平说过的那些感人肺腑、寓意深远的话,它像一个个智慧寓言,在今天,一一被印证。
  印象最深的是,她执掌帅印后,一遍遍追问着女排姑娘们:“你们爱排球吗?你们为什么打排球?”朱婷饰演的朱婷本尊被动回答“为我爸妈”、“成为你!”郎平掷地有声地告诉她:“朱婷,你是我见过最棒的球员,包括老外。我为你骄傲,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成为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也才是最有魅力的自己!它赋予了冠军奖牌更深的意义!继郎平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朱婷,一个崭新的女排!赢,我们一起欢呼!输,我们一起肩扛!
  “我以为我走遍了整个世界,我已经是一个职业的体育人了,原来不是,曾经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的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价值。’”
  内心的强大,在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队的小将们杨倩、杨皓然、姜冉馨、孙颖莎……他们都有一颗临危不惧、举重若轻的“大心脏”,在奥运赛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

  “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
  “我们不但要赢,而且要赢得与时俱进”……
  这些话,每一句都听得人热血沸腾!奥运比赛还在继续,我们会继续关注他们,祝福他们,而他们的热血和荣耀,他们的热爱和传奇,也像所有的传奇故事一样,会永远被我们记住,被我们敬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