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皮触网 村播上岗

齐鲁晚报     2021年08月15日
  ◤自己磨制的地瓜粉让品质得到了保障。
  ◥刚做好的粉皮在凉水里定型、折叠。
  ▲王明娥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学会了很多“行话”。
  听到老客户夸赞她家的粉皮,王明娥格外开心。
  制作过程中,王希燕的手不停地在开水和凉水间穿梭。
  老客户来了,先吃一张粉皮再买了带走。
  文/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戴伟 张中        

  “鲜粉皮,好吃的鲜粉皮!纯地瓜面的,只要吃一次,你就会逢集都来买!”济南市西营大集上,王明娥的叫卖声和爽朗的笑声特别吸引人。
  五块钱两张,从三年前开始,王明娥的鲜粉皮就卖这个价,从来不还价。这种“底气”来自真实的用料、地道的口味、传统的制作方法。三年来,她家的摊位前总是人最多,每集60斤粉,经常不够卖。
  58岁的王明娥是济南南部山区西营镇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每逢西营集,她就和丈夫王希燕在家门前架起一个手工鲜粉皮和南山农特产摊位。而平时,她则做些干粉皮,和自家的散养鸡、农特产等一起放到网上售卖。
  上个世纪80年代,王明娥就和丈夫在镇上卖木头、解木头,后来开起家具店,挖到人生“第一桶金”。三年前,因为对油漆过敏,王明娥关了家具店。可在家待了没几天,闲不住的王明娥又开始做起南山特色产品的生意。
  疫情改变了王明娥的经营之路。去年正月十六那天,做电商11年的女儿王敏对她说:“既然不能出门,我就教你直播带货吧。”就这样,王明娥开始了手机直播销售农副产品。第一次直播带货,她销售的是上罗伽村滞销的脆桃,原本是想试试看,可没想到一周时间就卖出去5.8万斤!初战告捷,王明娥做直播的劲头更大了。
  然而,方言妨碍了她和网友的沟通,于是,学讲普通话成了她做直播需要迈过的第一道坎。女儿教她普通话,将拼音写在白板上,她像小学生一样跟读,费了好大劲儿,才学会标准的“全国包邮、联系客服”。南部山区的领导给她出主意,就让她用当地话直播,她才驾轻就熟。
  去年八月,她受邀接下了20天卖6万斤樱桃的任务,她以为有卖桃的经历,卖樱桃也是小事一桩。没承想,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她就每天想着各种方式推销,最后在助农公益直播的帮助下,提前完成了任务,给樱桃种植户带来57万多元的收入,自己也赚到16000元。
  王明娥说,虽然年近花甲,但通过直播,她学到了很多。比如“行话”,她就信手拈来,自称为“大姨”,称粉丝为“宝宝”。再比如,为了在网上“拓展业务”,她会把制作粉皮的过程以及农村的日常生活做成短视频发布,“吸粉”无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