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新”协力,结出发展之果

“鼓励创新在崂山”成果报告会举行,创新生态蓬勃兴起

齐鲁晚报     2021年08月18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台雪超
  强劲的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区域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扛起区域创新大旗?日前,一场由青岛市崂山区委区政府举办的“鼓励创新在崂山”成果报告会给出了答案。
  创新基因深植
承上启下激起澎湃新力量

  鼓励创新在崂山,是崂山的一项首创性工作。
  2020年盛夏,盒马鲜生青岛总部落户崂山,面对这样的新业态、新模式,崂山进行了一次深层次思考。如何积极有为地支持创新业态发展?怎样才能实现政府监管制度和营商环境的提档升级?只有“破题”,才能发展。借着这一契机,崂山区统一思想,迅速动员,组织 “鼓励创新在崂山”大讨论,以期在健全包容审慎的监管制度、打造开放创新的营商环境上进一步强化措施、提质增效。
  在这场大讨论中,区级领导率先垂范,广大干部人人参与,出台鼓励创新专门意见和鼓励创新20条,条条奔着全国一流、省市领先;形成制度创新清单247项、问题突破清单243项,项项聚焦企业难点痛点、所求所盼。
  一年时间,崂山区上下同频发力,一手抓鼓励政府创新,一手抓政府鼓励企业创新;一年时间,崂山区坚持“一切围着企业转”的导向,营造让企业家舒服舒心的一流环境;一年时间,把干部专业化建设摆在战略位置来抓,崂山区广大干部成为了鼓励创新的主角。
  一年已至,阶段性的创新成果大检验迎来舞台,2021年8月14日,崂山区“鼓励创新在崂山”成果报告会举行。
  “一年来,我们坚持顶格推进、全区联动,掀起了一场深层次的思维变革,让鼓励创新的种子在崂山这片创新的沃土上迅速生长、发展壮大。” 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在会上以《成全企业家 成就创新者 坚定不移把“鼓励创新在崂山”进行到底》作主旨演讲。他讲到,崂山区正调动一切资源成全企业家,倾尽一切力量成就创新者。去年以来,全市高科技高成长企业50强、12家在崂山;成功争创全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全市101家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31家在崂山。坚持从企业需求出发、从痛点堵点入手、用创新手段破题,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今年上半年,崂山区GDP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1%;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3亿元、增长22.4%,区级税收收入增长47.5%。另外,广大干部成为了鼓励创新的主角,62名“三类好干部”成为全区干部的榜样,让创新有为的干部和人才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青岛市委常委、秘书长祝华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崂山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多项指标增速在青岛市位于前列,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全区上下鼓励创新、崇尚变革、锐意进取精神的生动诠释。
“新”为主题
创新开拓者们思想交流、碰撞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这次大会上,崂山区发展和改革局、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崂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崂山区自然资源局、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崂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等6个政府部门、3家企业和科研院所相关人员依次登台,分享在鼓励创新方面的思路、经验、探索和收获。
  崂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崔升带来《从存量逻辑到增量思维,“扫楼扫街”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分享——政府依法行政、服务企业的工作重心从过去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通过“扫楼扫街”活动,今年上半年,累计挖潜企业222家,完成月度纳统3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88.2%;累计挖潜项目145个,完成纳统53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9.3%。在这个过程中,该局也了解企业的诉求,针对企业不同的情况找出解决的办法,使企业自觉自愿的纳入到依法经营的轨道。
  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松华带来《高度聚焦、多维创新,打造多普勒激光雷达的“中国芯”》的分享——吴松华回忆,2020年春节后尚在疫情期间,孙海生书记出人意料的带队来到实验室,调研项目,询问疫情影响,现场协调企业研发中试场地问题。“作为一个很小的创业企业,我们非常感动。我想正是这种重视人才和尊重人才的文化,造就了崂山涵养创业的土壤,科学家团队能够打消顾虑、放开手脚大胆创业。应该说在崂山创业跨越鸿沟的第一步,走得很舒坦。”另外,崂山区的政策性资金支持模式创新,“拨改投”、融资奖励、人才奖励给了企业切切实实的支持,而且政府平台公司的投资,也为企业背书注入了品牌优势,为发展开辟了快车道。
  崂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牛永波带来《创建人才住房“建管用”一体化机制,打造崂山“人才高地”》的分享——为了让人才和住房更好地匹配,崂山区大胆创新。包括实行“一事一议”政策,针对科研院所等重点单位对人才住房的需求,通过协商议定等形式,确保为全区的高端人才引进保驾护航。全区八大重点行业已初步提出了人才住房“配额制”企业名单和配额数量。真正实现了人才住房服务人才、服务企业,为崂山区发展助力的作用。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所长郑轶带来《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海洋安全,用“顶尖技术”服务“蓝色经济”》的分享——该所创新公司注册方式,解决科研事业单位无法出资难题;强化全行业协同攻关,建设良好产业发展生态;生态发展方向布局支撑经海公司发展;革新重点技术,紧跟市场需求加快创新步伐,这一系列创新,使得“海仪产业生态”初具雏形;生态链企业为经海公司发展持续赋能;技术创新取得卓越成效;在国外技术封锁和新冠疫情双重压力的背景下,近一年来累计成功对接市场需求100余项,市场份额持续走高。
  崂山区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姜永亮带来《创新“拿地即拿证”服务,擦亮项目落地“金招牌”》的分享——实现项目快速落地,为企业节约了时间和资金,提高了信誉。将过去耗时数月的审批流程压缩为短短几日,服务审批最高实现提速90%,跑赢深圳、上海等城市。
  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蔺海霞带来《打破信息孤岛、拆除数据烟囱,开创“3012”企业开办新模式》的分享——实现企业开办“0”材料、“0”成本、“0”跑腿,“1”个环节,“2”个小时办结。
  另有,崂山区市场监管局质监稽查大队大队长李燕妮分享了创新打造云商智慧监管平台,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赋能崂山再次创业;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天涛分享了如何探索崂山区“拨改投”的基因密码;崂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高正佳带来分享《创新热线政务服务,夯实筑牢民意支撑》。
坚持四个“一”
竭尽所能成就创新者

  “此次报告会可以说恰逢其时,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舞台,也为企业家们提供了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成长在崂山,成熟在崂山,我们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崂山区干部对企业家们、对创业者们的诚意和支持,希望更多的新力量、新行业、新模式,集聚崂山,发展在崂山,最终回报崂山。”与会企业家激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则指出,九个精彩的案例分享,是过去一年崂山区鼓励创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也是崂山区鼓励创新生态悄然蜕变的一个生动缩影。要向广大创新者致敬、为每一位开拓者点赞。
  “创新没有休止符,鼓励创新永远在路上。我们一定竭尽所能成全企业家,成就创新者,置身新的赶考之路,崂山区也将坚定不移把‘鼓励创新在崂山’进行到底。”孙海生强调,接下来,将用四个“一”——要把尊重创新作为“第一原则”,让创新的精神在崂山代代相传;要把鼓励创新作为“第一导向”,让创新的思维在崂山多元碰撞;要把守护创新作为“第一责任”,让创新的生态在崂山蓬勃兴起;要把成就创新作为“第一追求”,让创新的成果在崂山竞相涌现——与企业家一道,共同谱写新时代崂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