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为啥没了小时候的味道

硬果便于运输广为流行,本地“软柿子”种植量少难觅踪影

齐鲁晚报     2021年08月21日
  ◥市场上售卖的西红柿多以硬果型为主。
  近日,“为什么西红柿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这一话题受到网友热议,许多人发现,以前经常吃到的口感较好的沙瓤西红柿如今在市面上少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调查了济南市场的情况也是如此。对此农业专家介绍,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硬果型番茄开始逐渐占据市场。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于悦 见习记者 丁群

记者探访:
市场上以硬番茄为主
“软柿子”多来自省内

  8月19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探访了济南棋盘街社区和十亩园社区售卖蔬果的商家,观察到大多数超市中售卖的西红柿个头较大、外壳较为坚硬,与在网络上引起人们热烈讨论的“硬西红柿”类似。
  “我店里卖的西红柿都是从东北运过来的,长途运输软柿子容易破皮,所以卖的基本都是硬柿子。”棋盘街社区一家肉菜水果便利店老板告诉记者,他店中近年来所卖的西红柿都来自东北,平日里只提供一种硬皮西红柿售卖,每斤价格在3元,只有在春节阶段才会供应沙瓤软柿子,这类软柿子的产地在山东省内,运输上较为便利。
  而在另一家专售南部山区特产的蔬果超市里,记者则看到价格从2元到3.5元不等的不同品种的西红柿。据南山特色超市的老板介绍,他店中售卖的全都是产自南山的蔬菜和瓜果,运输距离相对较近,又因现在正值产西红柿的最佳季节,所以店中出售的西红柿几乎都是沙瓤的软西红柿。“一般从外地运来的西红柿皮都会比较硬,现在大多数超市卖得都是这种。”店老板说。
消费者:
硬西红柿“没味道”
怀念沙瓤西红柿

  除了商家,记者还采访了多位在菜市场门口买菜的市民,也得到了类似于“西红柿吃不到从前的味道”的回答。在十亩园农贸市场购物的徐女士告诉记者,她感觉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过沙瓤的软西红柿了,“去年还能买到老品种的西红柿,今年再买就全是带芯的硬皮西红柿,炒起菜来也没什么味道。”
  另一位李女士也表示,现在不管是农贸市场还是便民超市,西红柿品种基本都很单一,虽然有些商家声称自家的是本地产的沙瓤西红柿,但他们买回去后品尝到的还是硬皮带芯的西红柿,“大棚里种的口感肯定不如农家田里自己种的好”。
  在被问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时,受访者们告诉记者,他们希望未来市场上售卖的蔬菜能够更加考虑品质,真正顾及消费者的利益,“毕竟三块钱一斤的售价也不便宜了。”徐女士说。
农业专家:
硬果番茄由国外引入
因方便保存逐渐流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就此采访了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三级研究员侯丽霞,她告诉记者,消费者发现西红柿口感变化的原因,其实是品种变了。
  “从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的西红柿品种引入到国内,我们原有的品种如毛粉西红柿渐渐少了。”侯丽霞说。在此之前国内传统的西红柿都具备皮薄、果汁丰富等特点。
  “西红柿销售要长途运输甚至出口国外,必须要减少沿途的损耗,因此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硬度。”侯丽霞说,这是硬果型番茄开始流行的原因。西红柿成熟后采摘需要装筐,然后运到批发市场卸货分拣,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开裂,硬果西红柿则能较大程度避免这种情况。
  硬番茄受到菜农和批发商的欢迎,那消费者所怀念的口感较好的沙瓤西红柿还有吗?侯丽霞告诉记者,大约从2017年开始,口感番茄开始重新出现在市场,部分园区、基地等会种植一小部分,作为点对点销售,普通的菜市场上比较少见,仍以硬果番茄为主。
  侯丽霞告诉记者,如果济南市民想要吃到口感番茄,在济南周边如长清、唐王、天桥区的一些蔬菜种植基地会有销售,但由于产量较低,价格也偏高,每斤在8元到25元不等,是普通西红柿的2到5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