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有毒

齐鲁晚报     2021年09月06日
  □夏海涛

  我知道泰山里的槐花是缓缓开放的。它们躲进每一条大山的皱褶里,静静等待着蜜蜂的到来。
  赴约而至的蜂,为着花香,辗转万里千里,来到泰山,来到白色槐花铺开的季节里。它们采花、酿蜜、辛勤工作,它们养育着它们的蜂王、雄蜂和它们自己。这种叫工蜂的物种,仿佛生下来只会工作,虽然只有2个月的寿命,只吃3天的蜂王浆,一生只食用花粉,却把酿出的蜜全部留在了自己的巢里。
  蜜蜂从小就过着集体生活,在集体里渐渐磨掉个性,成为一颗不知疲倦的蜂世界的螺丝钉。
  然而,这并不是真相。事实上,槐花从未为了等待而盛开,它只是遵循着内心的律动,在大自然中循规蹈矩地开放,然后凋落。遇见蜜蜂,其实是小概率事件。
  而蜜蜂也被欺骗了,它的主人每天都会偷偷割蜜——用锋利的刀子割开蜡封的巢穴,将早就“埋伏”好的隔板取出,放到手摇的机器上,飞速转动,利用巨大的离心力将巢内的蜜摇出,装满自己的蜜桶,然后分装到无数的小瓶内,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原来蜂蜜的存在价值是早已经设定好的一个程序,所谓的辛勤付出,不过是一场利益驱赶之下的美妙动听的话剧。不,是一场哑剧。工蜂穷尽一生之力,维护着蜜蜂王国的秩序,繁衍后代,原来不过是一场人为设定的程序。
  蜂蜜被主人一路卖出,从南方到北方,所有花开的地方,都有相似的情况发生。有时候,愚忠的蜜蜂也会跟着蜂王逃逸。它们在主人准备更换蜂王的时候,被老蜂王带领着,一起逃出蜂箱——这个主人设定的牢房,1万或者3万只工蜂,簇拥着自己的王,在某个清晨或者夜晚,推开晨曦或者明月,向着大山深处奔去……
  这样的反叛并不能成功。主人并非个个心怀善意,他们中的有些人,先是在巢中培养新蜂王,然后找到老蜂王掐死,充当了物竞天择的杀手和终结者。 
  在蜜蜂王国,人有着宙斯一样不可更改的力量,掌握着生杀大权,蜂群的增减不是依靠自然的选择,而是主人的手指。
  我在泰山深处购买蜂王浆的时候,被一只工蜂袭击了,左眼角被蜇了一个大包。那个勇敢的工蜂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捍卫了蜂的尊严。
  正是这样的疼痛,促使我写下了这篇《蜂蜜有毒》的文章。
  其实,任何一种甜蜜的东西都有不可预料的后果。
  蜜蜂嘴里吐出甜蜜,屁股悬挂毒针,它是一种疾恶如仇的昆虫。它以自己的行动,说明了生物的生存有着巨大的两面性和矛盾性。
  如果可能,就选择在甜蜜中死去吧。因为死不可避免,而甜却可以用一生来追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