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英语、美术教研组:

开展浸润教育,特色教研组打造品牌学科

齐鲁晚报     2021年09月10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潘世金

【英语教研组】
开展绘本阅读教学
为教师发展“量体裁衣”
  在市中区育秀小学,英语教研组被称为“super团队”,英语教师涵盖老中青不同年龄段,针对每位教师的不同特点,英语组通过因材施培的梯队式培养策略,为教师发展“量体裁衣”。
  “在英语组,老师们分为‘起跑教师’‘迅跑教师’和‘领跑教师’。”据介绍,针对工作未满三年的“起跑教师”,英语组通过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的方式,帮助其成长。团队带动下,刘泽泽、张雨涵等6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市中区“新苗教师”;“迅跑教师”则是英语团队的中坚力量,“青蓝工程”“名师引领”让张倩、孙晓旭老师等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领跑教师”则通过树立品牌、借力专家等方式,鼓励老师们走出去,突破发展瓶颈,其中李菁菁、田静、周淑娟等老师在市、区各级教研专家的指导下逐渐成长为教学骨干。
  英语教研组领头人李菁菁告诉记者,近年来市中区育秀小学英语组的老师们不断向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目标迈进,4人次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教研组参与主持全国级课题3项。
  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英语组的老师们用5年时间研究绘本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制定各年级绘本教学语言目标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建立了绘本资源库,汇编了《悦读阅美》英文绘本文集及绘本资源包。
  在课堂教学方面,老师们构建了绘本课堂模式,开展了大量“课堂、课外、线上”阅读活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和英语学习兴趣。“经过一年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可以在暑假阅读一百本英语绘本。”李菁菁说。
  结合校本课程,老师们还先后开设了《英语绘本赏析》《旅游英语》《小小吃货学英语》《英语话剧》等英语社团。每年一届的英语活动月中,英语组的老师们通过绘本讲述、书法竞赛、话剧展演、英文演讲等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并带领学生参加全国英语比赛,获得金银奖、特金奖达百人次。
【美术教研组】
开发《微讲艺术》课程
让美术教室不“打烊”
  “学校美术教研组从建校起的一人发展到现在九人大家庭,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讨,在质疑中发现问题,在研讨与实践中解决问题,让老师真正成为了课程的研究者和创造者,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与专业发展能力。”教学管理部部长刘文婷介绍,目前美术教研组共有省级优秀指导教师2人,省级优质课获得者3人,小学一级教师1人,市中区首席教师1位,区教学能手1位,区优秀教师1位,区中心教研组成员1位,2人承担过区课题主持与撰写,5人获得区级以上优课等。
  如何开展美育教育,将艺术素养与五育并举真正融合是市中区育秀小学美术组老师们一直思考的问题。老师们经过几次深入教研,创造性地开发了第一册《微讲艺术》课程。
  据介绍,《微讲艺术》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内容涵盖壁画、雕塑、国画、西方绘画、建筑、民间艺术与设计、书法七个艺术领域,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5节课,全册近50节课程。
  通过课前五分钟授课的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在艺术领域的学习,也激发了小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微讲艺术》课程的每一课都是老师们自己精心制作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老师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美术组教研组长赵福桦介绍,去年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美术组的老师们也未停止思考与学习,通过线上研讨,快速开发了第三册《微讲艺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生命教育、危机教育和家国情怀。
  除了课程研发,美术老师们还开展了以线描、水粉、彩铅、国画、扎染、书法和素描这七种艺术形式为基础的社团课程,并将美术课堂带入专用教室,让全部学生都能在这里放开手脚大胆创作。“下一步我们还要将美术教室分类整合,让学生随时能来,教室中充满美术工具材料,让学生拿起来就做,争做不‘打烊’的美术教室。”赵福桦说。
  校长李雅表示,学校英语、美术教研组的老师们有情怀、有思想,在探索实践中建构多维度的课程,营造立体的教育空间,让孩子们在浸润教育中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在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团结向上、创新进取是对该校英语、美术教研组老师们一致的评价。课堂上,他们关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打造交互式课堂,开发《微讲艺术》课程和《悦读阅美》英文绘本文集;结合学科特点,他们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通过体验式德育研究,带领学生站上了全国比赛的领奖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们不断向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目标迈进,以浸润教育理念为引领,践行着育秀教育人的使命和担当。
     市中区育秀小学英语教研组(从左至右依次为刘壮 张雨涵 倪佳 周淑娟 田静 李菁菁 丁凡睿 付立莉 张倩 孙晓旭 路芳 刘泽泽 罗梦艺)
    市中区育秀小学美术教研组(从左至右依次为徐昊 王俊波 李婷婷 王毛毛 刘文婷 夏彩虹 赵福桦 孙尚真 李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