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中同是成才路

齐河县职业中专深耕职教高考

齐鲁晚报     2021年09月10日
  今年高考揭榜,齐河县职业中专再传捷报:全校2021年本科录取人数525人,连续11年领跑全省同类学校。
  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山东省示范性及优质特色中职学校,齐河县职业中专早在2003年就瞄准国家战略,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健全中高职衔接制度,形成了职教高考本科升学班、“3+2”中高职衔接班、校企合作订单班并存的办学模式,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一批又一批菁菁学子,通过职业教育锻炼缔造,在这里成长成才,走出了人生另一番风景。
打造“卓越职校”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职教高考(即春季高考)”这一概念越来越受考生和家长重视。齐河县职业中专(齐河县技工学校)始建于1957年,原名齐河三中,1982年学校改办职业教育。
  作为国家教育部首批调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该校成为第一批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重点技工学校,德州市技师工作站,德州市特种安全作业人员考试培训中心。
  学校抓住职教高考机遇,多元办学,形成了“职教高考本科升学教育、3+2中高职衔接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和技术技能培训”多轮驱动的办学格局,打通了人才成长的立交桥。2019年本科录取人数390人,2020年本科录取人数515人,2021年本科录取人数525人,连续11年领跑全省同类学校。
  近10年来,大量毕业生到高职院校就读,4000余人通过齐河县职业中专职教高考班升入本科大学,多人已考取研究生、博士继续深造。“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学校通过提质培优创新发展,构建了以职教高考为特色的办学模式,以社会家长学生的教育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的职业教育,让更多的孩子通过齐河职专职教高考平台,圆他们的大学梦。”此前接受采访时,对于学校的教育模式,齐河县职业中专党总支书记、校长谯健信心十足。
“博文强技”壮师资
  初秋时节,走进齐河县职业中专,校园郁郁葱葱,生机勃发。齐河县职业中专建筑专业教师周莎,2010年入职,亲眼目睹学校每一点进步与变化。“因为教学条件差,以前宿舍环境也不好。近几年,学校大力提升软硬件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多措并举加快教师成长,工作、学习的成长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莎说。
  面向全体教师,学校按照“四级六类”分层分类培养,“校级学科带头人--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省级职教名师--国家级教学比赛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青年教师、文化基础课教师”,多形式、多载体分类培养培训。
  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专业培训、学历学位进修、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校本培训、挂职锻炼、校际交流、出国出境学习培训等,为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搭建多类型、多层次的培训平台。以校企共同培训为主要手段,创新教育理念,拓宽教育视野,增强专业发展能力,促进各层次教师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提升。
  或许一组数据更有说服力。学校年招生规模稳定在1500人左右,2021年录取新生1601人,超过当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200分以上)的近900人,超过重点高中分数线313人,来自外地市和周边县市区的240人,超额完成了招生任务。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严格规范的管理、创新性的培养模式、强大的师资力量和齐全的实习实训设备。
深化教育模式
培育“现代工匠”

  开学伊始,行走在齐河县职业中专的校园里,学生们走路“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分开走”,秩序十分规范。“学校2020年底开始推行军事化管理,学生就餐秩序、内务整理、课间秩序规范化,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官长郑强表示。同时,实行中层管理干部和班主任24小时值班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全方位教育管理,全力打造学生舒心、老师安心、家长省心、社会放心的规范和谐平安校园。
  在实际课堂实践中,学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对基础薄弱、偏科严重的学生,在教学中‘小步慢走’,夯实基础知识,兼顾实践操作和核心技能的培养;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以基础性作业为主,附加少量拔高性题目;对基础扎实的学生,布置提高全面能力的综合性作业。
  学校在护理、财经、学前教育、物流电商等专业优势明显,汽修、建筑、计算机、旅游等等专业也有深厚的办学历史和强大的师资力量,每个专业都有若干不同层次的“头衔”,有多个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省品牌建设专业、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等。
  弘扬“工匠精神”,点亮职业教育之魂。近年来,齐河县职业中专建有5个实习实训中心,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为学生提供大量先进设备,例如无人机、3D打印机、仿真病房、电商实训室、旅游酒店实训室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技能。


  齐河县职业中专外景



上一篇 下一篇